[发明专利]一种莱赛尔纤维的染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9802.3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沈守兵;陈秀苗;黄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2/00 | 分类号: | D01F2/00;D01F1/06;D01F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莱赛尔 纤维 染色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莱赛尔纤维的染色方法。本发明将植物染料直接用加入莱赛尔纤维的纺丝液中,达到环保免染的目的,并利用石墨烯的自然光屏蔽效应和激发态电子猝灭效应,提升植物染料的耐光照色牢度。同时,利用硝酸镧或硝酸铈等作为稀土离子的来源,配合石墨烯的作用,将植物染料牢固的结合在非结晶区甚至结晶区的边缘,与纤维素分子形成牢固的多元结合,提升色牢度和天然染料的稳定性。本发明对于色光和性能的提升有明显效果,并且节省染色过程,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公开一种莱赛尔纤维的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消费者对床上用品的市场消费趋势也逐步向保健类方向发展,越来越注重追求高品质的质量生活。这就给新型功能性纤维打开了市场,使得这类纤维在我国快速发展,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纤维的性能也随之不断改善,开发出来的产品也将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莱赛尔纤维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诞生,自问世便受到极高的追捧。它的特点包括:①具有天然棉纤维所具有的舒适性、优异的手感、易染色、透气透湿等特点;②具有较高的干、湿强力,它的湿强力远胜于棉纤维;③良好可纺性。可纯纺,也可与棉、毛、丝、麻、化纤、羊绒等纤维混纺交织,适用纺制各类机、针织纱;④还具有传统粘胶纤维所不具备的环保优点,是一种完全迎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绿色纤维。
目前,国内外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在相关莱赛尔纤维的产品开发、混纺以及加工技术等方面研究相对较多,但除了纤维本身性能之外,几乎没有对其它功能性进行研究开发。
植物染料是以植物为原料而萃取出的用于织物染色的染料。任何植物都含有色素,植物色素可分别存在于植物的干皮根茎、种子、果实、花、叶等。能直接或间接利用成为“染料”染着于麻、葛、丝、皮、毛、棉等天然纤维织品上,这种技艺是人类最古老的染色方法之一。植物染料虽然在悠久的印染史中,比动物染料、矿物染料的应用面广泛、应用历史悠远,但是,植物染料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色牢度问题,尤其是耐光牢度问题,一直是目前存在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将植物染料与莱赛尔纤维纺丝液相结合、并通过石墨烯的自然光屏蔽效应和激发态电子猝灭效应,提升植物染料的耐光照色牢度,使制得的莱赛尔纤维产品具有色劳度高、稳定性好、节能环保的莱赛尔纤维的染色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莱赛尔纤维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质量百分比配制莱赛尔纺丝原液:所述莱赛尔纺丝原液包括6~16%的纤维素浆体、84~94%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水溶液、0~0.05%的助剂;
其中,所述纤维素浆体的纤维素含量为85~97%、聚合度为600-1800;所述N-甲基吗啉-N氧化物水溶液的含水量为85~96%;
2)配置植物染料浆液:按质量百分比将50~80%的植物染料与20~50%的水调和均匀,得到植物染料浆液;
3)制备复合色浆:按质量百分比将相对于植物染料总量50-200%的石墨烯加入植物染料浆液进行混合,并超声分散1-2h,然后按质量百分比将相对于植物染料总量50-100%的稀土离子加入浆液中混合均匀,得到复合色浆;
4)将步骤3)所得复合色浆与步骤1)的莱赛尔纺丝原液按照:0.5~10%复合色浆、90~99.5%莱赛尔纺丝原液进行混合、搅拌1~3h,然后,再次按质量百分比加入相对于莱赛尔纺丝原液总量0.01~1%的石墨烯,混合均匀得到纺丝原液,然后立即纺丝。
步骤1)中,所述助剂在CaCl2、滑石粉、平平加O、甘油、抗氧化剂PG、抗氧化剂TBHQ、抗氧化剂BHA中任选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98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