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3D打印水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9528.X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3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白明科;赵健;李海宏;杨国开;王红升;徐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尧柏特种水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7/32 | 分类号: | C04B7/32;C04B7/04;B33Y7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前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0 | 代理人: | 张波涛;李锋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国家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打印 水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3D打印水泥,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水泥包括80%‑100%的硅酸盐质胶凝材料和0%‑20%的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该3D打印水泥的制备方法包括:混合专用水泥熟料和石膏的混合物、混合材料,并加入助磨剂磨制成硅酸盐质胶凝材料;按相应配方量提取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均匀混合硅酸盐质胶凝材料和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制得高性能3D打印水泥。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材料具有可打印性、较强的粘聚性和较快的凝固性,以解决现有3D打印水泥存在的材料流动性差、不易粘聚、凝结等待时间过长和打印材料落位后发生坍塌、变形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3D打印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3D打印技术正快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在建筑行业中,应用3D打印技术的“轮廓工艺”,根据设计图的指示,喷嘴在指定地点挤出建筑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由于逐层堆叠的构造方式,3D打印建筑对打印材料的和易性、快速凝固性、抗压性、抗折性等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材料是3D打印技术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建筑3D打印技术的实现离不开材料,材料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3D打印技术能否有更广泛的应用。
目前,在3D打印建筑领域中,大部分建筑用3D打印材料是在传统建筑原材料的基础上,对混凝土材料的改进与升级。依据建筑材料的使用性、施工性、经济性原则,通过对以水泥、矿物掺合料及固废粉体等为主的胶凝材料体系的改性和优化,研制开发出满足建筑用3D打印水泥是当前3D打印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的关键。但是现阶段可用于建筑施工3D打印的水泥非常短缺,一方面由于施工方式的特殊性,对3D打印水泥各方面的性能要求高,另一方面所配制的3D打印水泥还需与3D打印机的工作参数相匹配。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高性能3D打印水泥的制备方法,使得制备得到的3D打印水泥具有可打印性、较强的粘聚性和较快的凝固性,保证3D打印水泥能顺利从打印机的喷头中喷出,可连续打印使水泥逐层堆叠,并能快速凝固,以解决现有3D打印水泥存在的材料流动性差、不易粘聚、凝结等待时间过长和打印材料落位后发生坍塌、变形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性能3D打印水泥的制备方法,使得制备得到的3D打印水泥具有可打印性、较强的粘聚性和较快的凝固性,保证3D打印水泥能顺利从打印机的喷头中喷出,可连续打印使水泥逐层堆叠,并能快速凝固,以解决现有3D打印水泥存在的材料流动性差、不易粘聚、凝结等待时间过长和打印材料落位后发生坍塌、变形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3D打印水泥,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水泥包括80%-100%的硅酸盐质胶凝材料和0%-20%的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性能3D打印水泥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0、混合专用水泥熟料和石膏的混合物、混合材料,并加入助磨剂磨制成硅酸盐质胶凝材料;
S200、按相应配方量提取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
S300、均匀混合硅酸盐质胶凝材料和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制得高性能3D打印水泥;
S400、对所述高性能3D打印水泥进行性能测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在制备高性能3D打印水泥的过程中,通过对以水泥、矿物掺合料及固废粉体等为主的胶凝材料体系的改性和优化,通过精细的选择和特定的配比设计,达到良好的可建造性和可打印性效果,使所制得的3D打印水泥满足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项性能要求。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尧柏特种水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尧柏特种水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9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