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惯性权重余弦调整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ID参数整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29282.6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6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张继荣;汤丽娜;刘熠晨;郭大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1/42 | 分类号: | G05B11/42 |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舒欣 |
| 地址: | 71006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惯性 权重 余弦 调整 粒子 优化 算法 pid 参数 方法 | ||
1.一种惯性权重余弦调整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编写m函数代码并搭建simulink模型完成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种群初始化操作;
设置以下参数:
种群规模、算法最大迭代次数、惯性权重及学习因子的初始值、粒子速度和搜索位置的范围、种群的维度,并在搜索空间中随机初始化粒子种群;
步骤二,将粒子群个体解码为比例Kp、积分Ki和微分Kd;
步骤三,运行simulink模型,选取误差绝对值乘时间积分ITAE准则作为算法的适应度函数;
步骤四,根据适应度值函数计算初始化群体的适应度值,并得到个体极值pBest和全局极值gBest;
步骤五,根据惯性权重余弦调整公式对惯性权重进行动态调整,并根据进化迭代公式计算速度和位置从而得到新一代的粒子群;
步骤六,由ITAE准则计算更新后的粒子群个体的适应度值,计算出更新后粒子群的个体极值和全局极值,若新一代的个体极值比上一代的个体极值小,则更新个体极值,全局极值更新准则与个体极值更新准则相同;
步骤七,若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精度最小值的终止条件,则进入步骤八,若没有达到终止条件则进入步骤五;
步骤八,结束,得到全局最优值;
所述步骤五中的惯性权重余弦调整公式为:
其中:
k为算法当前的迭代次数,ω为惯性权重,ωmax为算法迭代过程中惯性权重取到的最大值,ωmin为算法迭代过程中惯性权重取到的最小值,h=π*k/(2*kmax),kmax为算法的最大迭代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权重余弦调整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ωmax=0.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权重余弦调整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ωmin=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权重余弦调整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mulink模型为基于sim函数运行搭建的模型,以计算出粒子的适应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惯性权重余弦调整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mulink模型运行方法为:将每一次产生的粒子通过feval函数子赋值给PID的三个参数,所述三个参数为比例Kp、积分Ki和微分Kd,然后利用sim函数运行搭建的simulink模型,计算出该组粒子对应的性能指标值,所述性能指标值为粒子的适应度值,再根据所述适应度值判断是否结束该算法,如果不满足终止条件,则根据进化迭代公式产生下一组粒子,重复上述行为,直到满足终止条件为止,满足终止条件后,返回全局最优值,使得PID控制器性能指标为性能最优的那组Kp、Ki、K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惯性权重余弦调整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化迭代公式为:
其中为第i个粒子在k+1次迭代时速度的大小;
;
其中表示第i个粒子在k+1次迭代时所在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权重余弦调整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TAE准则具体表达式为:
,其中e(t)表示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偏差,t为时间。
8.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惯性权重余弦调整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ID参数整定方法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性能指标为: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ID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邮电大学,未经西安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92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