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绞后连续退火式铜导体退火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28959.4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7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李宁 |
| 地址: | 35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退火 导体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绞后连续退火式铜导体退火工艺,将拉丝工序生产的铜单线,经绞线工序绞制成所需截面的绞合导体;将绞合导体转到退火工序,在充满保护介质的退火装置中进行连续退火处理,使导体电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然后经冷却处理,收线完成整个工序操作;保护介质的压力值保持在0.35MPa~0.45MPa,通过适当控制退火装置上的电压和电流,将绞合导体升温至铜材退火温度450℃±50℃,导体牵引线速度控制在10.5~100m/min。本发明可以降低绞后导体的电阻值,所需消耗的铜材可减少1.8~3.2%,节约资源,提高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绞后连续退火式铜导体退火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铜绞线的绞制并连续退火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线缆行业中,铜导体的生产过程,基本都是先进行单线拉丝生产,拉丝工序同时也进行单线的退火处理,使铜单线满足国标GB/T 3953中TR的要求,再进行导体绞制,在绞制过程中由于单线受到挤压、扭转、拉伸等作用产生变形造成导体电阻率的变大。这样就导致同等导体电阻值要求条件下导体截面的增加,造成铜材浪费,同时还浪费了单线退火所消耗的能源,现有的这种绞前单线退火导体绞制工艺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为了减少同等导体电阻值要求条件下铜材的浪费及能源浪费,降低绞后导体的电阻值,节约资源,本发明人发明了绞后连续退火式铜导体退火工艺,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绞后连续退火式铜导体退火工艺,以降低绞后导体的电阻值,节约资源,提高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绞后连续退火式铜导体退火工艺,其步骤是:
第一步,将拉丝工序生产的铜单线,经绞线工序绞制成所需截面的绞合导体;
第二步,将绞合导体转到退火工序,在充满保护介质的退火装置中进行连续退火处理,使导体电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然后经冷却处理,收线完成整个工序操作;
保护介质的压力值保持在0.35MPa~0.45MPa,通过适当控制退火装置上的电压和电流,将绞合导体升温至铜材退火温度450℃±50℃,导体牵引线速度控制在10.5~100m/min。
所述第一步中,拉丝工序生产的铜单线为不经退火或经退火的铜单线。
所述第一步中,铜单线可以是符合国标GB/T 3953的圆铜线,也可以是拉拔成型的瓦形单线或梯形单线。
所述第一步中,绞线工序,绞合的导体可不经紧压成型也可以经过辊轧成型。
所述第二步中,保护介质包括但不限于气体和液体蒸汽如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但应确保在整个退火过程中不与铜导体发生化学反应。
所述第二步中,导体处于连续在线牵引运动中。
所述第二步中,退火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接触式退火和电磁感应式退火方式,且可调节退火电压以调控退火功率,以控制退火过程正常进行。
所述第二步中,冷却处理包括分段式水冷和气体冷却方式。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是绞制并在线连续退火,实现绞后导体的电阻率的降低,达到降低同等电阻要求值的前提下铜材消耗的目标,可以用相对较小的截面传输同样的电流,从而达到节约铜材。总之,本发明同现有的绞前单线退火导体绞制工艺相比,铜材消耗降低,可减少1.8~3.2%,经济效益提高。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揭示的绞后连续退火式铜导体退火工艺,其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89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造导线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包覆至少一个导体的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