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贵金属生产用加热装置及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28316.X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1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艺珠宝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9/00;C22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新城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壳 贵金属 风箱 加热箱 热气流 贵金属生产 第一腔体 加热装置 内部安装 内部设置 风机 加热 加热器 底板 底板顶部 内部循环 氧化反应 氧气发生 导风管 热气 流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贵金属生产用加热装置及工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保护壳,所述第一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二保护壳,所述第二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三保护壳,所述第一保护壳的一侧设置有风箱,所述风箱的内部安装有风机,所述风箱远离第一保护壳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内部安装有加热器。本发明通过风机带动加热箱内部的热气流经过第二导风管导入第一腔体的内部,使热气流在第一腔体的内部循环流动,从而避免了热气流直接与贵金属接触,且使贵金属加热更均匀,且避免了贵金属中的某些物质直接与热气流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提高了贵金属的纯度,使贵金属加热的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贵金属加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贵金属生产用加热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贵金属主要指金、银和铂族金属(钌、铑、钯、锇、铱、铂)等8种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大多数拥有美丽的色泽,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一般条件下不易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且为了使贵金属的纯度更高,需要对贵金属进行加热。
然而现有的贵金属加热方法一般是将贵金属通过明火加热,然而这种加热方法使贵金属加热不均匀,且贵金属中的某些物质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产生新物质,从而降低了贵金属的纯度,使贵金属加热的效果不好,且现有的贵金属在加热后需要对贵金属降温处理,且现有的降温方法一般是直接对贵金属降温,然而这种方法容易对贵金属分子结构造成一定的损坏,从而降低了贵金属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贵金属生产用加热装置及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贵金属生产用加热装置及工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保护壳,所述第一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二保护壳,所述第二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三保护壳,所述第一保护壳的一侧设置有风箱,所述风箱的内部安装有风机(型号为CX-125),所述风箱远离第一保护壳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内部安装有加热器(型号为BSW),所述第一保护壳远离风箱的一侧设置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的内部安装有制冷器(型号为TEC1-12703),所述加热箱远离风箱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第一保护壳的一端设置有箱门,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处皆设置有支撑腿。
优选地,所述箱门靠近制冷箱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组铰链,且箱门通过铰链与第一保护壳转动连接,所述箱门以铰链为基点的旋转角度为0°-90°。
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之间设置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保护壳和第三保护壳之间设置有第一腔体。
优选地,所述制冷箱靠近第一保护壳的一侧设置有贯穿至第二腔体内部一侧的第一导风管,且第一导风管靠近制冷箱的一侧设置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壳靠近制冷箱一侧的底端设置有贯穿至第二腔体内部一侧的第二排风管,且第二排风管靠近制冷箱的一侧设置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壳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贯穿至第一腔体内部顶端的第一排风管,且第一排风管靠近风箱一侧的顶部设置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风箱远离加热箱的一侧设置有贯穿至第一腔体内部一侧的第二导风管,且第二导风管靠近风箱的一侧设置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风箱靠近加热箱的一侧设置有通风管,且风箱通过通风管与加热箱连通。
优选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用前先对贵金属进行清洗,将贵金属表面的污渍清洗干净,然后以铰链为基点转动箱门,然后将贵金属放置在第三保护壳的内部,且关闭箱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艺珠宝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艺珠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83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开门式新型氮化炉及其进出料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冶金炉窑内拉筋耐火料包裹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