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寒地城市的冬季充气门斗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7963.9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8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梅洪元;陈剑飞;费腾;毕冰实;张灿;陈玉婷;杜煜;陈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毕雅凤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膜 地面金属 金属框架 墙体 左侧边 横梁 右侧边 转轴合页 充气 门斗 城市建筑 建筑设计 一体结构 进户门 柔性肋 预制 保暖 房屋 | ||
寒地城市的冬季充气门斗,属于建筑设计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寒地城市建筑内外温度存在悬殊差异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墙体金属框架、地面金属框架、转轴合页和充气膜;墙体金属框架和地面金属框架均为U型框架结构,包括左侧边、右侧边和横梁;墙体金属框架的左侧边和地面金属框架的左侧边通过转轴合页连接,墙体金属框架的左侧边和地面金属框架的左侧边之间安装有扇形的充气膜,墙体金属框架的右侧边和地面金属框架的右侧边之间安装有扇形的充气膜,墙体金属框架的横梁和地面金属框架的横梁之间安装有充气膜,且两横梁之间的充气膜和两个扇形的充气膜为一体结构;充气膜上预制有柔性肋;一个扇形充气膜上开有进户门。本发明用于房屋保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季充气门斗,属于建筑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寒地城市是分布在北半球的一个特殊城市群体,是因冬季漫长、气候严酷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据国际冬季城市协会的统计,全世界至少有30个国家位于地球北半部,并至少有6亿人口有着在冬季气候下生活的经历。我国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国土面积广阔,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在-18℃以下,而按照国外专家学者研究制定的寒地城市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标准,全国范围内的寒地城市数量将更多。
我国北方寒地城市冬季漫长,一年中有近四个月的结冻期,这期间日照时问短,低温寒冷,这种气候条件导致建筑热损失严重。寒地的风环境对住宅的舒适性产生很大干扰,寒风严重影响了住宅入口内部空间的热舒适性。寒地城市冬季多为多风季节,风力强劲,风速较快。寒风加速了冷暖气流热交换的过程,极容易导致入口室内温度降低。寒地住宅的入口作为住宅的重要环节,如果不能保证内部的温暖舒适,会使居民产生不好的使用感受。其次,寒风容易在住宅入口内部形成拔风效应。根据分析,当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处于迎风面时,其底部部分风压值很大。入口部分很容易成为泄压口。
针对冬季建筑内外差异悬殊的温度,寒地住宅入口空间的重要优化思路是通过设置临时门斗空间,避免冷气直接侵入住宅内部,形成一定的热缓冲区间。门斗的双层界面将冷热空气进行物理分隔,将热交换与热传递过程控制在门斗空间内。目前的临时门斗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装饰效果较好的玻璃门斗,一类是造价较低的塑料门斗。前者采用钢框架镶嵌玻璃的方式,比较美观但安装过程复杂,玻璃也不易储存和维持清洁;塑料门斗则是采用钢框架外糊一层单层塑料,造价低可是美观性差,保温效果也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寒地城市建筑内外温度存在悬殊差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寒地城市的冬季充气门斗。
本发明所述寒地城市的冬季充气门斗,它包括墙体金属框架、地面金属框架、转轴合页和充气膜;墙体金属框架和地面金属框架均为U型框架结构,包括左侧边、右侧边和横梁;
墙体金属框架的左侧边和地面金属框架的左侧边通过转轴合页连接,墙体金属框架的右侧边和地面金属框架的右侧边通过转轴合页连接,墙体金属框架的左侧边和地面金属框架的左侧边之间安装有扇形的充气膜,墙体金属框架的右侧边和地面金属框架的右侧边之间安装有扇形的充气膜,墙体金属框架的横梁和地面金属框架的横梁之间安装有充气膜,且两横梁之间的充气膜和两个扇形的充气膜为一体结构;
充气膜上预制有柔性肋;
一个扇形充气膜上开有进户门。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提出的寒地城市的冬季充气门斗,在原有外门的外侧加设一个防寒门斗,可以减少冷风进入屋内,使房间在寒冷天气更为舒适。采用充气膜结构搭建寒地城市的入户门斗,内部充入空气,不仅利用了空气这种唯一的建筑材料,而且使充气门斗结构受压的承载方式避免了屈曲现象。并且,充气膜采用透光膜材,充分利用自然光,降低能耗。在原有基础上搭建,施工周期极短,操作简便,减少现场的施工费用。易拆、易移,可持续循环使用,寒冷天气搭建暖和天气拆卸,简便易行。可折叠放置,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79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