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点源池火燃烧模拟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7482.8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7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飞;刘晅亚;陈龙飞;朱红亚;李紫婷;陈晔;许晓元;李晶晶;纪超;于年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5/22 | 分类号: | G01N25/22;G01N31/1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38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源池火 燃烧 模拟 实验 平台 方法 | ||
1.多点源池火燃烧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台主体、若干燃烧器、工作台面、补液系统和控制系统,
所述实验台主体的上表面设有用于调节燃烧器间距的间距调节结构,所述燃烧器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间距调节结构上;
所述补液系统包括支撑框架、补液容器及对补液容器进行升降的升降台结构,所述升降台结构固定在支撑框架上,补液容器底部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升降台结构上;
每个所述燃烧器上设有补液管,每个补液管通过连接管路连通一补液容器,所述连接管路上设有电磁阀;
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与燃烧器位置配合的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大于燃烧器的直径,与燃烧器间隙设置;所述工作台面固定在实验台主体的上表面;
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电磁阀;
所述间距调节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实验台主体上表面的矩形边框、一对平行的滑轨、若干滑杆,一对平行的滑轨固定在矩形边框的两侧,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轨上,所述滑杆上滑动设置有若干滑块,每个滑块上设置有锁死装置;所述矩形边框的四周设置有刻度尺;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通过垫片固定在滑块上,第一压力传感器上方安装有凹型的托盘碗,用以配合安装底部带凸起结构的托盘,同时托盘碗上边沿设置有销钉,用以穿过托盘底部的开孔,固定托盘;所述托盘上表面具有配合燃烧器尺寸的凹槽,用以配合放置燃烧器,每一种尺寸的燃烧器对应其相互配合的托盘;
多点源池火燃烧模拟实验平台还包括温度测量支架,所述温度测量支架包括由两个竖向方钢和一个横向方钢构成的倒U型框架,两个所述竖向方钢上分别设置若干圆孔,若干细钢丝横向穿过两个所述竖向方钢上对应的圆孔,细钢丝上固定热电偶,所述热电偶信号连接控制系统;所述实验台主体的上表面设置固定竖向方钢的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源池火燃烧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台主体为框架结构,包括上矩形支撑结构、升降腿、下矩形支撑结构,上矩形支撑结构的四个角通过四个升降腿连接下矩形支撑结构,所述下矩形支撑结构的底部安装万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源池火燃烧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为圆形油盘,油盘侧壁设置有L型的金属延长管路,通过连接软管与补液容器联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源池火燃烧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为两层的框架结构,用于分层的中间隔板固定所述升降台结构,上层空间容纳补液容器,下层设置与补液容器连通的集成架体管路,所述集成架体管路连通所述燃烧器的补液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源池火燃烧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结构包括升降台面、丝杠升降结构及支撑杆,所述丝杠升降结构为涡轮丝杠升降机或者螺旋丝杠升降机,所述升降台面的底部固定连接丝杠升降结构的顶部,所述丝杠升降结构的箱体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杆纵向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所述升降台面通过其上设置的通孔分别滑动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补液容器通过补液容器托盘放置于第二压力传感器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升降台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源池火燃烧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容器为罐体结构,其侧壁底部设置出液管路,出液管路上设置有开关。
7.基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多点源池火燃烧模拟实验平台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火源数量及火源间距,调节间距调节结构的滑块的间距;
(2)将对应尺度的燃烧器和工作台面安装在实验装置上;
(3)设定燃烧器内的燃料初值M;
(4)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开启进行初始补液;
(5)当第一压力传感器监测到补液量达到初值M时,电磁阀不动作,点燃燃烧器内的燃料;
(6)采集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实时记录数据,直至燃烧耗尽;
(7)估算各个火源的燃烧速率,找到最大燃烧速率;
(8)比较补液速率是否大于最大燃烧速率;
(9)如果补液速率小于最大燃烧速率,那么调高燃烧器与补液容器的高度差,将上述步骤再重复一遍,直至补液速率大于最大燃烧速率;
(10)如果补液速率大于最大燃烧速率,那么开始进行实验;
(11)实验过程中,电磁阀处于动作的状态;
(12)进行初始补液,达到初值M停止;
(13)点燃燃烧器内的燃料;
(14)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燃烧器内燃料的质量,一旦燃烧器内的燃料少于初值M,电磁阀开启,然后补液容器内的燃料通过管路对燃烧器进行实时补液,一旦燃烧器内的燃料等于初值M,电磁阀关闭,如此循环往复,达到液面稳定,在此过程中,第二压力传感器实时记录补液容器内燃料的质量变化情况,从而计算燃烧速率;
(15)在上述实时补液过程中,热电偶、粒子图像测速系统、辐射热流计、摄像机布置在实验平台的周围,以开展温度测量实验、流场测量实验、辐射热流密度测量实验、火焰融并实验,对实验过程的各项参数进行数据采集;
(16)在记录数据达到数据采集的要求后,电磁阀不动作;
(17)等待燃烧器内的燃料烧尽;
(18)实验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未经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74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