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26724.1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8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许盼;游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源 负极片 正极片 壳体 锂离子动力电池 电解质 锂离子 内壁 电解质迁移 电性连接 电子通路 工艺过程 壳体电性 锂化合物 析出 导电体 锂金属 极片 填充 充电 隔离 容纳 体内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以及至少一个锂源,锂源和正极片、负极片相互隔离;壳体,壳体用于容纳正极片、负极片、锂源;其中,壳体为导电体,且壳体内填充有电解质;锂源电性连接于壳体的内壁,正极片或负极片与壳体电性连接;由于锂源已与正极片或负极片形成电子通路,当注入电解质或注入电解质并首次充电后,锂源中的锂金属失去电子的同时析出锂离子,并且锂离子通过电解质迁移至正极片或负极片形成锂化合物,从而实现安全补锂的目的。该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锂源固定于壳体的内壁,且与正极片、负极片无直接接触,安全性较高,有效避免因锂源与极片直接接触而带来的工艺过程复杂、安全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优异的性能已经在消费手机、电动工具、医疗电子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同时,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基站等领域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里程焦虑问题是目前的瓶颈所在,故需要进一步提升电池及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但是通过提升电极活性物质比重、降低电池机械件重量等方案已达到当前电芯可设计的范围瓶颈,所以为了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人们开始关注新型负极材料,例如非石墨化碳材料、硅负极、硅碳复合负极、氧化亚硅负极、以及氧化亚硅硅碳复合负极等。然而,这些材料存在不可逆容量高、首次库伦效率低等严重问题,进而导致锂离子电池容量明显下降。目前,电化学补锂化法是一种最直接的解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首次库伦效率低的方法。
现有的电化学补锂技术中,主要将金属锂条、锂带、锂粉贴合到阳极表面,使金属锂与电极材料直接接触,从而进行补锂。然而,金属锂条、锂带贴合的方式的加工条件较高,需要配合复杂的设备,容易导致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而锂粉贴合则一般是采用撒粉的方式,其难以保证锂粉是否能均匀地接触到电极,使得补锂效果不理想;再者,由于锂是非常活泼的金属,通过上述贴合的方式将锂金属加入电解质后,反应速度很快,嵌锂速度不可控,导致形成的SEI膜不稳定,容易造成负极材料破裂,补锂效果较差,而且,残留在电极表面的一些锂金属颗粒还存在刺穿隔离膜的风险,容易造成锂电池电池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针对上述情况对锂离子电池补锂进行改进,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以解决现有锂离子电池因采用将金属锂直接贴合到电极进行补锂,从而导致电池生产工艺复杂繁琐、成本高,以及电池补锂效果不理想、容易形成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
正极片和负极片以及至少一个锂源,所述锂源和所述正极片、负极片相互隔离;
壳体,所述壳体用于容纳所述正极片、负极片、锂源;
其中,所述壳体为导电体,且所述壳体内填充有电解质;
所述锂源电性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正极片或所述负极片与所述壳体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锂离子动力电池还包括:
正极柱,所述正极柱连接于所述正极片且延伸至所述壳体外;
负极柱,所述负极柱连接于所述负极片且延伸至所述壳体外;
电阻块,所述电阻块套设在所述正极柱上;
绝缘块,所述绝缘块套设在所述负极柱上;
其中,所述正极片采用微孔铝箔作为集流体;所述负极片采用微孔铜箔作为集流体;所述正极柱通过所述电阻块与所述壳体电性连接,所述负极柱通过所述绝缘块与所述壳体进行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6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