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偏光板用高耐紫外压敏胶、偏光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4831.0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5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董维维;黄姿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4/06 | 分类号: | C09J4/06;C09J4/02;C09J11/06;C09J11/08;C09J11/04;G02F1/1335;G02B5/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朱海琳;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光板 压敏胶 纳米二氧化钛 偶联剂 硬化剂 重量份 制备 羟甲基丙烯酰胺 丙烯酸酯树脂 环氧化合物 聚氨酯树脂 合适配比 乙酸乙酯 紫外性能 配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光板用高耐紫外压敏胶、偏光板及其制备方法,压敏胶配方以重量份数计,包括:10~30份丙烯酸酯树脂、70~90份乙酸乙酯、0.1~0.5份环氧化合物硬化剂、0.1~0.5份聚氨酯树脂硬化剂、0.2~0.5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0.5~1.5份纳米二氧化钛以及加入量为10~30%纳米二氧化钛重量份的偶联剂JH‑N318。本发明通过添加合适剂量以及合适配比的纳米二氧化钛与偶联剂,制得可以显著改善偏光板耐紫外性能的压敏胶以及使用该压敏胶的偏光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光板用高耐紫外压敏胶、偏光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偏光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来LCD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如民生、军事、高科技等。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由包含液晶的LCD面板和偏光板组成,偏光板通过压敏胶贴附于LCD面板上。大型户外LCD,由于使用于露天环境,面临着户外紫外长期照射,因此对应用于其上的偏光板的耐紫外性能要求较高,由此对偏光板的压敏胶的耐紫外性能也相应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显著改善偏光板耐紫外性能的压敏胶、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压敏胶的偏光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偏光板用高耐紫外压敏胶,以重量份数计,包括:10~30份丙烯酸酯树脂、70~90份乙酸乙酯、0.1~0.5份环氧化合物硬化剂、0.1~0.5份聚氨酯树脂硬化剂、0.2~0.5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0.5~1.5份纳米二氧化钛以及加入量为10~30%纳米二氧化钛重量份的偶联剂JH-N318。
进一步的,以重量份数计,包括15~25份丙烯酸酯树脂、75~85份乙酸乙酯、0.2~0.4份环氧化合物硬化剂、0.2~0.4份聚氨酯树脂硬化剂、0.3~0.5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0.8~1.3份纳米二氧化钛以及加入量为15~25%纳米二氧化钛重量份的偶联剂JH-N318。
进一步的,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30~100nm。
一种偏光板用高耐紫外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基于上述压敏胶配方,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二氧化钛以及偶联剂JH-N318分散于乙酸乙酯中,搅拌温度60~90℃,时间为1~4h,制得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液;
(2)将丙烯酸酯树脂、乙酸乙酯、环氧化合物硬化剂、聚氨酯树脂硬化剂、以及N-羟甲基丙烯酰胺均匀混合;
(3)将步骤(1)制得的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液加入步骤(2)的混合液中,搅拌温度40~60℃,时间为1~3h,将混合物涂布于待涂膜层上,在50~100℃下干燥,使乙酸乙酯全部挥发,即得压敏胶。
一种高耐紫外的偏光板,采用上述压敏胶涂布离型膜的偏光板。
进一步的,离型膜厚度为30~45um。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在压敏胶中添加的交联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可使丙烯酸内部有效的交联,生成稳定的丙烯酸共聚物,有利于提高压敏胶的粘结性;
(2)采用偶联剂JH-N318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有机改性,可使纳米二氧化钛均匀分散于压敏胶中,纳米二氧化钛的有效添加可提高压敏胶的耐紫外性能;
(3)交联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羟基和JH-N318水解后的羟基,进一步缩合,生成大分子,可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更有效的包覆,更加有利于在压敏胶中的分散,提高耐紫外性能。
(4)本发明提供的偏光板,可有效吸收紫外线,提高了户外LCD显示器的耐紫外性,扩大其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4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