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旱地玉米调温抗旱保护性耕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624094.4 申请日: 2018-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9452107A 公开(公告)日: 2019-03-12
发明(设计)人: 李卓;田效琴;刘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2/20 分类号: A01G22/20;A01B79/02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苗艳荣
地址: 610066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旱地玉米 抗旱 玉米苗 调温 定苗 旋耕 秸秆 耕作 播种 旱作农业区 施肥播种机 土壤含水量 高产高效 化学除草 均匀覆盖 水肥管理 土壤结构 玉米 常规的 同位置 夏玉米 板结 拔除 灌水 减灾 窝距 叶期 覆盖 病虫害 杂草 施肥 田间 节水 种植
【说明书】:

一种旱地玉米调温抗旱保护性耕作方法,包括:(1)在玉米播种前7‑10d进行化学除草;(2)使用玉米旋耕施肥播种机按照100cm的间隔进行旋耕、施肥和播种;(3)将长度小于10cm的秸秆均匀覆盖在整个田间,覆盖厚度3‑5cm,其中,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8%时,在覆盖秸秆前先灌水;(4)玉米苗在二叶一心期将同位置或相近位置的多余玉米苗进行拔除,3‑4叶期按窝距20.8cm定苗;(5)定苗之后,按照常规的种植方法进行水肥管理。本发明方法能调节地温、抑制杂草、降低病虫害、抗旱节水、减少土壤结构破坏或板结,又不牺牲产量和效益,最终实现旱作农业区夏玉米避灾减灾和高产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耕作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旱地玉米调温抗旱保护性耕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形成了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狭长玉米种植带,这一带状区域集中了中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85%和产量的90%。其中四川是玉米播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之一,然而该省份主要为旱作农业区。据统计,重庆和川东南地区共有旱作农田面积333.3余万hm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0%。由于旱作农业区主要分布于丘陵山地,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灌溉水源贫乏,加之高温伏旱气候多发性,使农业生产力低而不稳。

保护性耕作是采用少耕、免耕、地表微地形改造、地表覆盖并结合适当的种植模式等形式,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具有保土培肥、调温节水、增产增效等作用。现已推广到粮食主产区,并重视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在发展农机具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少免耕模式、农田覆盖技术、节水施肥技术、合理合作及优良品种的选育等综合配套技术。目前,针对夏玉米保护性耕作措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地区,耕作措施多采用免耕和深松,秸秆覆盖方式有整秸秆覆盖、秸秆粉碎覆盖和秸秆直立,而西南地区夏玉米保护性耕作措施主要以免耕、秸秆覆盖和“旱三熟”种植模式互相结合为主。长期免耕会带来土壤板结和加重病、虫、草害等问题;过度耕作则会造成土壤结构破坏、土壤质量下降,且劳动力增加的不足;而在秸秆还田处理上,如果直接还田,腐熟速度慢,将会影响下茬庄稼发芽、生根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旱地玉米调温抗旱保护性耕作方法,在杜绝秸秆焚烧造成大气污染的同时,还能调节地温、抑制杂草、降低病虫害、抗旱节水、减少土壤结构破坏或板结,又不以牺牲产量和效益为代价,最终实现西南地区旱作农业区夏玉米避灾减灾和高产高效。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旱地玉米调温抗旱保护性耕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玉米播种前7-10d进行化学除草;

(2)使用玉米旋耕施肥播种机按照100cm的间隔进行旋耕、施肥和播种,每次旋耕宽度60cm、深度10-15cm;

(3)将长度小于10cm的秸秆均匀覆盖在整个田间,覆盖厚度3-5cm,该厚度既能实现秸秆的快速腐烂和矿化,又不影响出苗和幼苗的生长,且达到调温抗旱的作用;其中,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8%时,在覆盖秸秆前先灌水,使土壤达到该含水量要求,以满足玉米出苗的需要;

(4)玉米苗在二叶一心期将同位置或相近位置的多余玉米苗进行拔除,3-4叶期按窝距20.8cm定苗;

(5)定苗之后,按照常规的种植方法进行水肥管理。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的化学除草是指在晴天采用低毒灭生性除草剂进行除草,每亩地使用400-500ml浓度为10%的草甘膦水剂兑水喷雾。

进一步的,所述秸秆为油菜秸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40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