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油脱悬浮物与油水分离耦合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2906.1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8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阮宗琳;杨秀娜;何佳;李经伟;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53/00 | 分类号: | C10G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油 悬浮物 油水 分离 耦合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原油脱悬浮物与油水分离耦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从上往下依次排列并贯通的轻相气浮脱除系统、油水分离系统和重相气浮脱除系统;
所述油水分离系统包括油水分离填料层,其内填装聚结分离填料,其侧面设置待处理原油进料口;
所述轻相气浮脱除系统包括至少两级轻相气浮脱除段,最下层为一级轻相气浮脱除段,所述轻相气浮脱除段内均填充气浮填料,上层的轻相气浮脱除段内填料的孔隙率总是小于其下层的轻相气浮脱除段内填料的孔隙率,所述一级轻相气浮脱除段内填料的孔隙率为50%~95%,最上层的轻相气浮脱除段内填料的孔隙率为10%~50%;各级轻相气浮脱除段的底部均设置有气泡发生器,最上层的轻相气浮脱除段顶部设置气体出口和处理后轻相出口;
所述重相气浮脱除系统包括至少两级重相气浮脱除段,最上层为一级重相气浮脱除段,所述重相气浮脱除段内均填充气浮填料,上层的重相气浮脱除段内填料的孔隙率总是大于其下层的重相气浮脱除段内填料的孔隙率,所述一级重相气浮脱除段内填料的孔隙率为50%~95%,最上层的重相气浮脱除段内填料的孔隙率为10%~50%;各级重相气浮脱除段的底部均设置有气泡发生器并连接进气装置,最下层的重相气浮脱除段底部设置处理后重相出口;
所述气泡发生器为能产生微小气泡作为气浮气体使用的装置,向一级轻相气浮脱除段和一级重相气浮脱除段提供尺寸为0.01mm~10mm的气泡,向其他气浮脱除段提供尺寸为50nm~1000μm的气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填料层内的聚结分离填料为自由散装非固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结分离填料为片状、棒状、球状、长方体状、四面体状或六面体状,是由亲油疏水纤维材料和亲水疏油纤维材料混合编织为成含有致密凹凸结构的X型、V型、8型、Ω型、水滴形或菱形结构后组装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油疏水纤维材料与亲水疏油纤维材料的比例1:1~1: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油疏水纤维材料与亲水疏油纤维材料的比例1:2~1:1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油疏水纤维材料选自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丙烯酸类、尼龙和表面经过亲油疏水处理的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亲水疏油纤维材料选自由主链或侧链带有羧基、氨基或羟基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或者表面经过亲水疏油处理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脱除段内的填料非固定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脱除段内的填料为低密度型填料,密度为50kg/m3~900kg/m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脱除段内的填料密度为300kg/m3~600kg/m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由亲油材料或经改性亲油材料制成,选自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丙烯酸类和尼龙中的至少一种,或选自材料表面经过亲油处理的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轻相气浮脱除系统和重相气浮脱除系统中的气浮脱除段设置2~4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最上层的轻相气浮脱除段顶部收集的气体返回体系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29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