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定量回位盘式制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22264.5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1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波;杨君;衣丰艳;徐向阳;胡东海;周稼铭;张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D66/02 | 分类号: | F16D66/02;F16D65/7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 地址: | 25002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定量 回位盘式 制动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定量回位盘式制动器,包括凹槽、安装座、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第一油缸和制动钳活塞,所述安装座的下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焊接有导向销,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套设在导向销外侧,所述安装座的内侧设有凹槽。本发明通过在制动钳活塞的内部设有第二油缸,并在第二油缸内部的第二导向活塞上连接有延伸至第二摩擦片外侧壁位置处的连接杆,可以便于在利用第二摩擦片进行制动的过程中使连接杆上的滚珠检测第二摩擦片的磨损量,使第一油缸内部的限位套靠近制动钳活塞进行移动,使制动钳活塞在使用后与制动盘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间距,且在下一次制动时减小了制动钳活塞的移动量,从而增加制动的灵敏度,提升制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定量回位盘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盘式制动器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是以端面工作的金属圆盘,称为制动盘,摩擦元件从两侧夹紧制动盘而产生制动,固定元件则有多种结构形式,大体上可将盘式制动器分为钳盘式和全盘式两类,电动汽车采用钳盘式,且大多采用浮钳盘式制动器。
在车辆的驾驶员等进行了制动操作时,借助来自外部的液压供给使例如设置于制动钳的活塞向制动盘侧滑动位移,利用该活塞将摩擦衬块朝向制动盘进行推压,从而对该制动盘施加制动力,另一方面,在解除了制动操作时,制动钳的液压降低,活塞位移到制动钳内,此时,摩擦衬块利用复位弹簧的作用,返回到从制动盘离开的返回位置。
目前,现有的盘式制动器大多采用浮钳盘式制动器而不使用定钳盘式制动器主要因为定钳盘式制动器油缸分置于制动盘两侧,必须用跨越制动盘的钳内油道或外部油管来连通,这必然使得制动钳的尺寸过大,难以安装在现代化轿车的轮辋内,热负荷大时,油缸(特别是外侧油缸)和跨越制动盘的油管或油道中的制动液容易受热汽化,若要兼用驻车制动,则必须加装一个机械促动的驻车制动钳。这些缺点使得定钳盘式制动器难以适应现代汽车使用要求,故自70 年代以来,逐渐让位于浮钳盘式制动器,而定钳的这些不可避免的缺点浮钳一个都没有,但比较浮钳盘式制动器与定钳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原理,定钳的制动效果是要略优于浮钳的,因为在定钳制动过程中两侧刹车片同时与制动盘相接触,制动效果好,而浮钳则需要一侧刹车片先与制动盘接触后再使另一侧刹车片进行刹车制动,这不仅使先于制动盘接触的刹车片磨损相对于后接触的刹车片磨损严重,刹车制动的灵敏度较差,且现有的盘式制动器在刹车片磨损后不便于进行定量回位,不便于使两侧刹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保持在一定宽度,影响盘式制动器的制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定量回位盘式制动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盘式制动器在刹车片磨损后不便于进行定量回位,不便于使两侧刹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保持在一定宽度,影响盘式制动器的制动效果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22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