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UTN网络的SDN云网一体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1830.0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8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惜吾;庄飚;莫俊彬;邓玲;骆益民;何飚;陈孟尝;刘子建;潘润铿;曾思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4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李唐明 |
地址: | 510627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utn 网络 sdn 一体化 系统 | ||
一种基于UTN网络的SDN云网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开通和设置云资源的互联云平台、用于端到端传输的网络层、用于管理及控制网络层中各个设备的管控层和用于存储云数据资源的云数据中心;云网管设备根据互联云平台发送的用户云专线信息对云专线网关进行管理,控制对应的云专线网关完成网关设置;同时协同器根据互联云平台发送的用户设备网络地址与带宽信息进行网络编排并传输到客户终端设备管理器和网络控制器;客户终端设备管理器收到的用户设备信息选择客户终端设备并进行设置,网络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网络编排信息,对网络层中各个网关进行管理,控制对应的各个网关完成网关设置,从而完成用户设备到云资源池的云专线的开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T网络领域,尤其涉及网络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们正经历从通信时代迈向信息服务时代,人们对网络的需求呈纵深全方位的发展,从固定网络到移动网络,再到云化网络,网络无处不在;从购物到搜索到社交,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互联网成为像水、电、交通一样的基础设施。中国的网络和云计算市场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用户数和上网时长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也不断增加。
伴随着这股信息化浪潮,随着云计算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开始在各个云提供商DC(Direct Connect,云专线)上建立自己的云资源并使用各项云服务。目前,用户需要向运营商线下购买云专线产品,但由于传统UTN(Universal Transport Networkover Fiber,综合业务光传输网)网络缺乏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化的网络及多租户的云资源网络管理平台,造成申请效率的低下及维护使用的复杂。
传统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多生成树协议)网络入云方式,使用传统厂商网管来开通专线业务,开通效率低,缺少端到端运维能力,缺少用户自动服务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UTN网络的SDN云网一体化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UTN网络的SDN云网一体化系统,包括:用于开通和设置云资源的互联云平台、用于端到端传输的网络层、用于管理及控制网络层中各个设备的管控层和用于存储云数据资源的云数据中心。
所述云数据中心设有云资源池和云专线网关,云资源池通过云专线网关接入网络层;所述管控层包括协同器、网络控制器、客户终端设备管理器和云网管设备,所述协同器北向通过设有的API端口与互联云平台通信;所述协同器南向通过设有的多个RESTFUL/YANG端口分别与客户终端设备管理器和网络控制器通信;所述网络控制器南向与网络层中各个网关连接,并通过SNMP/NETCONF协议管理各个网关;所述客户终端设备管理器通过Cli或SNMP协议管理若干个客户终端设备,用户设备通过客户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层,所述云网管设备通过SNMP/NETCONF协议管理云数据中心的云专线网关;所述互联云平台通过设有的多个RESTful/YANG端口与协同器和云网管设备通信。
云网管设备根据互联云平台发送的用户云专线信息对云专线网关进行管理,控制对应的云专线网关完成网关设置;同时,协同器根据互联云平台发送的用户设备网络地址与带宽信息进行网络编排并传输到客户终端设备管理器和网络控制器;客户终端设备管理器收到的用户设备信息选择客户终端设备并进行设置,网络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网络编排信息,对网络层中各个网关进行管理,控制对应的各个网关完成网关设置,从而完成用户设备到云资源池的云专线的开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1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