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管线的微型管廊及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1178.2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7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张红;刘莉馨;张志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08 | 分类号: | E04F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高芳;晁璐松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形钢板 波谷 设备管线 微型管 架空层 施工 布置设备 管线交叉 扣接连接 室内使用 水平设置 盖板 传统的 模块化 波峰 分仓 穿过 | ||
一种设备管线的微型管廊及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微型管廊包括有第一波形钢板和第二波形钢板;所述第二波形钢板水平设置在第一波形钢板的顶部,并且与第一波形钢板之间扣接连接;第二波谷与第一波谷之间的留有间距;第二波峰与第一波谷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二波谷与第一波谷之间的空间均形成穿过设备管线的分仓;在第二波形钢板的顶部盖设有盖板。本发明解决了在传统的架空层布置设备管线时,存在不同专业之间的管线交叉、架空层影响室内使用高度、施工速度慢和模块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备管线的微型管廊及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现住宅中的给排水、电器、暖通等设备管线系统与主体结构分离时,多采用地面架空系统。目前传统的地面架空系统是采用地脚螺栓和木地板在楼板上形成一个架空层,所有设备管线在架空层中交叉布置,这种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管线布置随意且凌乱,存在很多的不同专业之间的管线交叉;2)架空层所需高度较高,影响室内使用高度;3)施工速度慢,模块化程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管线的微型管廊及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在传统的架空层布置设备管线时,存在不同专业之间的管线交叉、架空层影响室内使用高度、施工速度慢和模块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备管线的微型管廊,包括有第一波形钢板和第二波形钢板;所述第二波形钢板水平设置在第一波形钢板的顶部,并且与第一波形钢板之间扣接连接;所述第二波形钢板的第二波峰呈水平板状,第二波形钢板的第二波谷呈水平板状,在第二波峰与第二波谷之间连接有第二过渡段;所述第二过渡段的上部、面向第二波峰一侧设置有,并且嵌槽的开口水平设置; 所述第一波形钢板的第一波峰位于第一波形钢板的最高点位置处,第一波形钢板的第一波谷呈水平板状,在第一波峰与第一波谷之间连接有第一过渡段;其中,第一过渡段的上部、面向第一波谷一侧设置有凸起,并且第一过渡段上凸起与第二过渡段上的嵌槽相对应;所述第一波形钢板的相邻两个第一波峰对应插设在第二波峰与两侧的第二过渡段构成的槽中,并且第二过渡段上的嵌槽套在对应一侧第一过渡段的凸起上,并且第二波谷与第一波谷之间的留有间距;所述第二波峰与第一波谷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二波谷与第一波谷之间的空间均形成穿过设备管线的分仓;在第二波形钢板的顶部盖设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渡段的横截面为平滑的曲线,并且第二过渡段上部的嵌槽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由第二过渡段的上段弯曲形成;所述第一过渡段上部的凸起的横截面呈半圆形,且由第一过渡段的上段弯曲形成;第一波峰两侧的凸起的横截面拼合成圆形。
优选的,第一波形钢板中的相邻两个第一波峰之间的间距与第二波形钢板中第二波峰的宽度相适应,为50mm~150mm。
优选的,所述第二波谷与第一波谷之间的间距为30mm~80mm,所述第二波峰与第一波谷之间的间距为50mm~100mm。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渡段的嵌槽与对应一侧第一过渡段的凸起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11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