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段式烟气后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0995.6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1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卢佳楠;张艳华;杨文奇;万长欢;郭静;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利德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3;B01D53/96;B01D53/60;B01D53/56;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式 烟气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段式烟气后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协同式脱硫脱硝工艺段和碳酸氢钠再生工艺段,其中利用碳酸氢钠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反应过程中生成的Na2SO3协同吸收氧化后的氮氧化物从而实现了协同式脱硫脱硝,进一步在上述脱除工艺后,利用加入碳酸氢钙的方式对反应副产物进行了再生利用,使得能够实现再生过程中各中间物质之间的简单有效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的两段式烟气后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大气污染由煤烟型向区域复合型污染转变。区域性大气灰霾现象频发,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现有的污染控制力度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改善空气质量的迫切要求,为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必须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在消化巨大新增量的基础上,大幅度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继“十二五”环保规划将氮氧化物(NOx)列为约束性控制指标后,“十三五”环保规划中明确进一步从总量上控制二氧化硫(SO2)、NOx的排放。
从长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烟气脱硫工艺流程多达250多种,而取得工业应用价值的不过十余种。烟气脱硫技术按照操作方法分为湿法、半干法和干法。我国脱硫技术发展初期多采用湿法工艺技术,其中尤以湿式钙法脱硫技术所占比重最大。湿法脱硫工艺可以保证98%以上的脱硫效率,同时也存在废水的二次污染、脱硫产物的处理比较麻烦、烟气排放温度低于60℃不利于排放扩散、工艺复杂以及投资较大等问题。
最近几年里,国家大力提倡采用半干法、干法工艺脱硫除尘。相对于湿法脱硫工艺而言,半干法及干法工艺简单,干态产物易于处理,无废水产生,无设备腐蚀,投资一般低于传统湿法。另外,随着干法脱硫工艺的日益完善,污染物净化效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其相对于传统湿法的一些优点,使得当今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的趋势逐渐由湿法向干法脱硫除尘工艺技术转变。
对于烧结、焦化以及工业窑炉等排放烟气,其主要特点是排烟温度低、烟气成分复杂,传统的SCR脱硝技术很难应用,必须寻找新的处理工艺方法。并且,烟气的污染物治理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由单一污染物的控制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方面转变。
有人提出采用碳酸氢钠进行干法脱硫,但实践中发现,单独利用碳酸氢纳对烟气中二氧化硫进行脱除的脱除率并不高,同时无法实现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因此往往需要单独增设脱硝装置,造成固定投资成本高、脱除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烟气净化装置的长期运行成本,人们一直期望对烟气净化反应后副产物进行再利用处理。在这方面,有人提出全部利用碳酸氢铵对烟气净化反应后的副产物进行再生。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再生过程中生成的碳酸氢钠和硫酸铵溶解度曲线差异小,利用其再生存在再生过程中两种物质结晶分离困难,并且对于结晶的控制条件严格,应用到工程上投资成本高以及运行复杂的问题。虽然上述方法能完成对碳酸氢钠脱硫过程中生成产物的再生,但工艺复杂,成本高,难以应用在工程生产过程中。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的两段式烟气后处理工艺,从而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利德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利德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09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