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破碎地层中多级分段非连续跟管钻进锚索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0428.0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7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凯;陈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至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20 | 分类号: | E21B7/20;E02D17/20;E02D5/7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508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碎 地层 多级 分段 连续 钻进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破碎地层中多级分段非连续跟管钻进锚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跟管仅设置在破碎地层中,对于非连续的层状破碎地层,可采取多级跟管进行护壁,后一级跟管可通过通过前一级跟管内腔到达破碎地层;锚索下放后,拔管时,通过跟管两端的内外螺纹和挡片,可逐级首尾相连一次性拔出所有跟管,并同步注浆形成锚杆结构。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常规钻头开孔钻进、套管加工及组装、换钻头跟管至稳定土层、常规钻头进行稳定地层钻孔、钻进至设计孔深及清孔、下放预应力锚索及拔管钻杆、三级跟管拔管及同步注浆、二级和一级跟管拔管及同步注浆、预应力锚索张拉并锁定。本发明可有效维持孔壁稳定,并且多级套管使用结束后可根据需要拔出,回收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防护工程中的锚索施工,具体涉及一种破碎地层中多级分段非连续跟管钻进锚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锚索在施工过程中,成孔质量直接关系到锚索的拉拔性能,尤其在破碎、松散地层等复杂地质条件下成孔,采用常规的钻进技术难以保证成孔的质量,易出现塌孔、卡钻、埋钻等施工问题,而跟管钻进则施工不便,因摩阻力较大而导致拔管困难,影响预应力锚索施工效率和拉拔承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锚索跟管钻进及拔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破碎地层中的多级分段非连续跟管钻进锚索施工方法,在破碎地层中采用多个不同直径的跟管套管和配套钻具钻进成孔,在稳定地层中无套管成孔,由此在钻孔中形成不连续的多级跟管,灌注浆液时逐级采用钻杆和特制连接头连续拔出跟管。
本发明涉及破碎地层中多级分段非连续跟管钻进锚索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S1、常规钻头开孔钻进:采用常规冲击钻头进行裸钻,先造孔1.0m深左右,给后续跟管钻进提供定位和导向;
S2、套管加工及组装:在套管前节上设置孔洞,转轴上安装弹簧、挡片及楔形限位片后,将转轴焊接在套管前节上的孔洞内,在孔洞外侧填充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处理,随后将套管标准节和套管尾节依次安装到套管前节上;
S3、换钻头跟管至稳定土层:开钻前,将钻具组装好放入带有管靴的套管内,让偏心钻头伸出管靴,张开偏心钻头进行钻进,在确认钻头到达孔底后应先回转,待正常后,进行破碎地层跟管钻进;
S4、常规钻头进行稳定地层钻孔:脱开中心钻具的回转动力,缓慢提升中心钻具至偏心钻头后背与套管靴前端接触为止,用管子钳卡持钻杆,作反向回转,同时缓慢试提中心钻具,钻具取出后进行清孔和稳定地层常规钻孔;
S5、钻进至设计孔深及清孔:根据地层情况重复交替进行S3和S4,一级跟管采用最大直径套管和偏心钻头,二级跟管采用稍小直径的套管和相配套的偏心钻头,三级跟管采用小直径的套管和偏心钻头,钻孔结束后,拔出钻杆和钻具,并校核孔深和清孔;
S6、下放预应力锚索及拔管钻杆:将满足要求的预应力锚索、注浆管编束后随拔管钻杆一起下放至钻孔底部,注浆管头部距孔底为50~100mm;
S7、三级跟管拔管及同步注浆:预应力锚索下放完成后,拔管钻杆在三级跟管内部提升,直至拔管钻杆底端外螺纹触到三级跟管的内螺纹而无法继续提升;反向旋转拔管钻杆以旋进内螺纹上,直至由于挡片的阻挡而无法继续旋进为止;拔管钻杆和三级跟管形成了可靠连接后,采用拔管机提升拔管钻杆和三级跟管;拔管过程中同步注浆形成注浆体;
S8、二级、一级跟管拔管及同步注浆:继续提升拔管钻杆和跟管,按照S7所述方法相继拔出二级跟管和一级跟管,并同步注浆形成注浆体;
S9、预应力锚索张拉并锁定:注浆体达到规定强度后,对锚索进行分级张拉,每级按设计预应力的25%递增,每级稳定5min,最后一级超张拉110%并稳定20~30min,间隔6~10d后再进行补偿张拉,然后锁定,封闭锚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至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至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0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