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供能技术的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设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19352.X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0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经伟;贾凡;毛鹏飞;解梦迪;李洁;魏紫竹;孙逢琦;傅季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W24/04;H04W40/10;H04W40/20;H04L12/721;H04L12/715;H04W84/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刘芳;仇蕾安 |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簇节点 自供能 子网 无线传感网络 融合处理 神经网络 低功耗 构建 神经网络参数 簇成员节点 样本数据库 成员节点 成员信息 反应信息 路由规则 能量采集 数据融合 网状网络 无线节点 簇结构 平面式 信息表 匹配 样本 搜集 传输 | ||
1.一种基于自供能技术的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
将无线节点分成多个子网,每个子网内节点间组成平面式的对等网状网络;
针对每一子网,根据LEACH协议的路由规则形成稳定的簇结构后,簇节点收集各成员节点的信息表,构建神经网络;在样本数据库中搜集与簇成员信息匹配的样本进行训练,得到簇成员与簇节点的神经网络参数;根据所构建的神经网络,每一簇成员节点获知其与簇节点之间信息传输的最短路径,各簇成员节点将融合处理后的信息发送给簇节点;
簇节点将接收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然后将反应信息的少量特征值传输给其他子网做进一步的数据融合处理;
所述节点上集成有多种能量采集的自供能装置的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自供能技术的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LEACH协议的路由规则形成稳定的簇结构的过程中,簇节点的选取中综合考虑节点度、节点位置、剩余能量比因素,簇节点的选择原则:首先选择能够连接上其余节点的作为待选节点,然后从待选节点中选择权值最大的节点为簇节点而选择次大的节点作为备选簇节点;
其中,Ti表示节点度,Pi表示节点位置,Ei表示剩余能量比,表示设定的权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自供能技术的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网数目和每个子网所容纳的节点数目均可动态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自供能技术的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子网采用正交的跳频图样实现网内通信,网间采用同一跳频图样实现网间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自供能技术的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处理为分布式数据库及存储技术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自供能技术的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网内节点的身份包括簇节点、备选簇节点、网关节点、备选网关节点及簇成员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自供能技术的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子网内节点的身份可预先配置以及在线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93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离散制造车间的RFID阅读器布局方法
- 下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