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香烟的新型加热方法及电子香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9124.2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8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鑫;易鹏;首召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太美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君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吴敏珍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体 预热 截止 电子香烟 温度恒定 发热 加热 加热方式 出烟 分时 烟弹 预设 分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香烟的新型加热方法及电子香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预设每一段发热体的截止温度;步骤2:对第一段发热体进行预热,判断是否达到截止温度,若达到,则停止发热并保持温度恒定,否则继续进行预热;步骤3:当第一段发热体达到截止温度时,同步对第二段发热体进行预热,判断是否达到截止温度,若达到,则停止发热并保持温度恒定,否则继续进行预热,直至第达到截止温度;步骤4:依次对剩余的每一段发热体进行预热,判断每一段发热体是否达到截止温度,若达到,则停止发热并保持温度恒定,否则继续进行预热,直至达到截止温度。本发明采用分时分段的加热方式,无需使用特制的烟弹,使用方便,出烟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香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子香烟的新型加热方法及电子香烟。
背景技术
传统香烟都是通过燃烧方式进行加热的,香烟燃烧中心的温度超过900度,这样温度下的香烟会产生很多有毒物质,常见的有焦油、尼古丁等,因此这种加热方法并不可取。现有的市场上的电子烤烟产品,虽是采用加热不燃烧方式,但都必须使用特制的烟弹,市场通用性差,且市面上已有的烤香烟加热方法,都是香烟倒插烘烤,通过配合的定制滤嘴吸入,需要高温消毒即清理定制滤嘴,给用户带来很大不方便,体验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电子香烟的新型加热方法,其能够解决香烟加热过程中不需要特制烟弹且使用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提供提供一种电子香烟,其能够解决香烟加热过程中不需要特制烟弹且使用方便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之一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子香烟的新型加热方法,所述电子香烟包括用于对烟草进行加热的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至少三段相互间隔的发热体,所述至少三段相互间隔的发热体沿电子香烟的轴向方向依次排列,该新型加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接收预设每一段发热体的截止温度的指令:
步骤2:对第一段发热体进行预热,判断第一段发热体是否达到对应预设的截止温度,若达到对应预设的截止温度,则停止对第一段发热体发热并保持温度恒定,否则继续对第一段发热体进行预热,直至第一段发热体达到对应预设的截止温度;
步骤3:当第一段发热体达到对应预设的截止温度时,同步对第二段发热体进行预热,判断第二段发热体是否达到对应预设的截止温度,若达到对应预设的截止温度,则停止对第二段发热体发热并保持温度恒定,否则继续对第二段发热体进行预热,直至第二段发热体达到对应预设的截止温度;
步骤4:依次对剩余的每一段发热体进行预热,判断每一段发热体的温度是否达到对应预设的截止温度,若达到对应预设的截止温度,则停止对当前段的发热体发热并保持温度恒定,否则继续对当前段的发热体进行预热,直至当前段的发热体达到对应预设的截止温度,直至最后一段的发热体达到对应预设的截止温度并保持温度恒定。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段发热体达到对应预设的截止温度后而保持温度恒定,是通过调节PWM的占空比来实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发热体的温度小于对应预设的截止温度,则PWM+1,对发热体进行通电而进行加热;当发热体的温度大于对应预设的截止温度,则PWM-1,对发热体进行断电而停止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每一段发热体是否达到对应预设的截止温度,具体实现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PWM作为控制信号采集每一段发热体各自的电压和电流,根据电阻公式计算出每一段发热体各自的阻值,采集到每一段发热体的阻值后,根据公式①计算出每一段发热体的温度T:
式中,R1表示温度T时的阻值,即是采用PWM作为控制信号采集到的阻值,R25表示发热体的冷态阻值,TCR表示发热体的发热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太美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太美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91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