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空基机背“串糖葫芦”式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18852.1 | 申请日: | 2018-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7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勇;李军府;高怡宁;王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D5/00 | 分类号: | B64D5/00;B64D9/00;B64D4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空基机背 糖葫芦 回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空基机背“串糖葫芦”式回收装置,包括支架、滑轨和母机,母机机背上开设有一个回收舱门,支架固定在母机前机身的机背上,滑轨包括第一水平段、第二水平段和倾斜段,第一水平段与倾斜段一端连接,且第一水平段与倾斜段均设置在支架上,第一水平段前端设置有一对接口,对接口靠近母机机头,倾斜段穿过所述的回收舱门进入母机机身内,第二水平段也设置在机身内部并与倾斜段连接,本发明技术可靠性高,能大大提高了无人机的回收效率,不仅适用于空中精确回收中、小型无人机,也可以扩展应用到其它飞行器的空中回收、救援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空基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空基机背“串糖葫芦”式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井喷式发展,无人机逐步在许多军、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在军用领域,“无人机集群战术”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中、小型无人机普遍重量小,速度低,作战半径有限,导致其不能执行远距离作战任务,无法高效发挥蜂群作战的优势,限制了中、小型无人机的应用范围。为此,人们提出了“母子机”方案,即由航程、载重较大的母机将无人子机运输到任务区域,通过空中发射与回收技术,实现无人机大数量、多波次快速发射与回收,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地增加子机的巡航半径,而且可以摆脱地面机场限制,增大了子机应用的灵活性。“母子机”方案的核心就是无人机空基发射与回收技术,其中无人机空基回收技术更是关键难点之一。
早在上世纪30、40年代,世界上的航空强国先后开展了基于飞艇和轰炸机的空中母子机的探索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空中母子机计划的可行性,但限于诸多技术条件制约而未大量工程应用。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发展基于空中平台的无人机空中发射与回收技术,特别是某国已推出“小精灵”计划和“FLARES”项目等,使得无人机空中发射与回收技术再次成为研究热点。目前,我国在无人机空基发射与回收技术领域,技术积累非常有限,没有直接的设计经验和成果可供借鉴,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亟待开展相关研究。
现有空基精确回收方法与装置如专利CN106516144A、CN205770184U和CN107792381A等,采用的大多是撞网、撞线等方式。这些方式虽然能实现无人机的回收,但其缺点比较明显,没有对接安全防护措施,其中专利CN106516144A、CN205770184U提到的方法回收效率较低,专利CN107792381A提到的回收方法对无人机的机体构型限制较大,适用范围较窄。本文提到的方法在保证回收效率的同时,增加了防撞安全设计,并且对无人机的机体构型限制较小,适用范围更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无人机空基机背“串糖葫芦”式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可实现无人机空基准确快速回收,提高对接安全性,扩大无人机的适用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空基机背“串糖葫芦”式回收装置,包括支架、滑轨和母机,所述的母机机背上开设有一个回收舱门,所述的支架固定在母机前机身的机背上,所述的滑轨包括第一水平段、第二水平段和倾斜段,所述的第一水平段与倾斜段一端连接,且第一水平段与倾斜段均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的第一水平段前端设置有一对接口,所述的对接口靠近母机机头,所述的倾斜段穿过所述的回收舱门进入母机机身内,所述的第二水平段也设置在机身内部并与倾斜段连接。
所述的对接口为喇叭口式对接口,所述的对接口由柔性材质制成,并采用镂空结构以减小风阻。
所述的对接口的设置高度大于母机机头部位气流附面层外沿的高度。
所述的第二水平段上设置有阻尼装置。
述的第二水平段末端设置有脱轨口,所述的脱轨口后端连接有一停机台,所述的停机台设置在母机舱内地板上。
所述的第一水平段和对接口通过铆钉连接。
所述的对接口上设置有一个探测感应装置,探测感应装置包括光学测量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88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