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流内循环式诱虫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7596.4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0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伟;王小奇;李晨;王兴亚;杨雪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嘉禾新能源有限公司;沈阳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张述学 |
地址: | 1163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虫 防逃逸装置 诱虫灯 内循环式 顶盖 通风通道 密闭罩 顶面 风筒 坡面 圆柱形风筒 纵向导流片 方式科学 风扇送风 气流集中 气流均匀 中空位置 导流片 漏斗式 箱底面 上端 风扇 虫网 底面 内周 片式 起脊 下端 箱中 贯通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流内循环式诱虫灯,包括顶盖,诱虫箱,所述顶盖内设有风扇,诱虫灯,所述诱虫箱设有顶面和底面,顶面下方设有圆柱形风筒,所述风筒内周设有起脊状纵向导流片;底面上设有坡面;诱虫箱底面中空位置Ⅱ的内侧连接有防逃逸装置,所述的防逃逸装置可以为吹片式防逃逸装置,漏斗式防逃逸装置的任一种,所述防逃逸装置外侧设有集虫网和密闭罩;所述诱虫箱的四角均设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顶盖和密闭罩内侧贯通。本发明的诱虫箱中风扇送风方式科学合理,风筒内的导流片和底面上的坡面使气流集中向下,提高诱虫效率;诱虫灯中气流为内循环式,保证气流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诱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流内循环式诱虫灯。
背景技术
诱虫灯是一种利用虫子的趋光性来引诱和捕杀昆虫的灯,随着我国植保科技的大力发展,绿色植保是发展的趋势,采用风扇和诱虫灯结合吸取诱虫的方式比较普遍,目前采用的诱虫灯的收集器中具有粘粘、药剂熏蒸、电网,杀死等方式,诱虫灯多数为一体式,内部不易清理,减少使用寿命。
目前采用风扇吸取的方式时,诱虫箱内空间构造无导流装置,导致风扇产生的气流无法集中向下流动而造成进入诱虫箱的昆虫在诱虫箱内乱飞,降低了诱虫的效率,其次由于目前风扇主要依靠吸取外界的气流,进而收到外界风向和风力等影响,对诱捕昆虫造成不稳定因素。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气流内循环式诱虫灯,诱虫灯内部气流循环应用,诱虫箱内的结构可以有效的调整风扇送风方式,同时具有防逃逸装置,提高了诱虫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气流内循环式诱虫灯,包括顶盖,诱虫箱,其技术要点是:所述顶盖内设有风扇,风扇下方设有诱虫灯基座,诱虫灯基座下方设有诱虫灯,所述顶盖上设有接线孔;
所述顶盖下方设有诱虫箱,所述诱虫箱设有顶面和底面,顶面和底面中部均为中空,顶面的中空位置Ⅰ下方设有圆柱形风筒,所述风筒内周设有3-5个起脊状纵向导流片;正对风筒下方的底面设有圆形中空位置Ⅱ,底面上设有四周向中心倾斜的坡面,中空位置Ⅱ的边缘处于坡面最低处,坡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25-35度,所述底面下方设有凸台,诱虫箱侧面设有诱虫窗;
诱虫箱底面中空位置Ⅱ的内侧连接有防逃逸装置,所述的防逃逸装置可以为吹片式防逃逸装置,漏斗式防逃逸装置的任一种;
所述吹片式防逃逸装置,包括顶圈;顶圈包括内层顶圈和外层顶圈,所述外层顶圈固定连接中空位置Ⅱ内侧,外层顶圈下部固定连接多条软质吹片Ⅰ,内层顶圈下部固定连接多条软质吹片Ⅱ,所述软质吹片Ⅱ下方设有多条伞状分枝,当风扇不运转时,所述多条软质吹片Ⅰ和软质吹片Ⅱ呈垂直形态,软质吹片Ⅰ紧密相邻,软质吹片Ⅱ的多条伞状分枝将诱虫箱底面中空位置Ⅱ封闭;当风扇运转时,多条软质吹片Ⅰ和软质吹片Ⅱ为分散状并具有空隙,可使昆虫通过;
所述漏斗式防逃逸装置,包括顶圈,所述顶圈固定连接中空位置Ⅱ内侧,顶圈下方设有倒锥形收集漏斗,收集漏斗底部中空,所述收集漏斗底部直径为2-4cm;
所述防逃逸装置外侧设有集虫网和密闭罩,所述集虫网连接诱虫箱底面下端的凸台,所述密闭罩连接诱虫箱下端;
所述诱虫箱的四角均设有上下贯通的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顶盖和密闭罩内侧贯通。
进一步的,所述底面下方凸台外周设有磁铁圈,集虫网上端设有磁铁圈、并与诱虫箱底面下方凸台磁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诱虫箱底端外侧周向设有磁铁条,密闭罩上端设有磁铁条、并与诱虫箱底端磁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闭罩底部设有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诱虫箱中风扇送风方式更加科学合理,风筒内的导流片和底面上的坡面使气流集中向下,提高诱虫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嘉禾新能源有限公司;沈阳农业大学,未经大连嘉禾新能源有限公司;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75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色彩诱虫板及其在快速定位害虫颜色趋性上的应用
- 下一篇:多功能捕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