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17352.6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1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增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增誉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刘进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质量检测 物联网 云平台 无线通信技术 终端监测模块 传感器检测 以太网接口 报警功能 传感数据 访问模块 监测数据 监控数据 接口技术 空气检测 实时监测 异常处理 有效对接 检测站 模块化 布线 联通 上传 走线 分析 挖掘 升级 维护 | ||
本发明属于空气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及方法;空气质量的终端监测模块、传感数据与云平台模块、数据的处理与访问模块。所有需要实时监测空气的检测站以及家庭及公共场所;实现监控数据与联通物联网云平台的有效对接;对上传的监测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处理和总结。本发明采用多种传感器检测空气质量,并实现小型化模块化。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减少布线、走线的麻烦,便于升级与维护。采用多种接口技术,包括USBj接口,以太网接口,以及ZigBee无线通信接口,方便用户选择。实现了对区域内的空气质量检测、分析和异常处理,并实现相关报警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空气质量检测 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12月15日在其总部瑞士日内瓦发布了一份室内 空气质量标准的报告(WHO为显著降低健康风险所制定的室内化学品新标准)。 这是世卫组织首次公布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室内空气有毒物质的量化标准, 为世界各国制定相关法规提供了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室内空气中的化学 污染物主要包括苯、一氧化碳、甲醛、二氧化氮、氡、三氯乙烯等九种物质, 还有取暖和做饭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废气等等。室内空气主要污染源来自水泥, 涂料、油漆、家具等建筑和建材资料,家电、装饰等室内设备和户外污染源进 入室内。
我国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近年来,空气污染问 题日渐突出,国家对空气质量的网络建设逐渐重视。部分省区和重点城市开展 了检测站点的联网工作,当前国家空气质量检测网路主要以城市检测站为基础, 然而这些检测网络任然存在很多问题。
我国使用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很多都是采购国外厂家产品,由于个厂家的 协议或者软件不兼容,拓展性差,而且安装方式,数据格式,人机界面也各不 相同,导致了实际运用时存在各种问题。部分检测站检测数据无法联网实时传 输和自动调度。大多数环境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系统中,模块化程度不高,系统 开发比较混乱,导致了系统再开发和维护的难度很大。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如何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来实现 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来检测室外以及室内空气显得越来越重要。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现有技术中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很多都是采购国外厂家产品,由于个厂 家的协议或者软件不兼容,拓展性差,而且安装方式,数据格式,人机界面也 各不相同,导致了实际运用时存在各种问题;例不能实现小型化模块化、增加 布线、走线麻烦等。
(2)现有技术中部分检测站检测数据无法联网实时传输和自动调度。
(3)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环境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系统中,模块化程度不高, 系统开发比较混乱,导致了系统再开发和维护的难度很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空气质量检测 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包括:
空气质量的终端监测模块,用于所有需要实时监测空气的检测站以及家庭 及公共场所;
传感数据与云平台模块,用于实现监控数据与联通物联网云平台的有效对 接;
数据的处理与访问模块,用于对上传的监测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处理和 总结,形成相关实时动态的图形、数据和文字建议。
进一步,空气质量的终端检测模块,采用终端感知技术,将二氧化碳、一 氧化碳、可挥发性污染气体,以及温度和湿度转换成电信号。
进一步,空气质量的终端监测模块用于所有需要实时监测空气的检测站以 及家庭及公共场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增誉,未经刘增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7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