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型带式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6904.1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9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董学锋;吴炜;张利平;陈文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行健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施春宜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污泥出口 低温干化 清洁能源 出料区 发热区 烘干区 节能型 带式 传送带运行方向 循环冷凝区 处理装置 连续烘干 污泥干燥 成形区 低能耗 干污泥 烘干 热泵 送入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型带式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属于污泥干燥法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进泥成形区、烘干区、热泵发热区、清洁能源发热区、循环冷凝区和出料区,烘干区设置污泥出口,污泥出口位于传送带运行方向末端,完成干燥的干污泥经污泥出口送入出料区并排出。采用该装置,不仅实现了污泥的连续烘干,还有效将清洁能源运用在内,实现了污泥的低温与低能耗烘干。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节能型带式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属于污泥干燥法处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城镇净水处理能力虽然得到显著增强,但污泥处理处置工作却未有明显的改进。我国污泥年产量(以含水率80%计),在2010年已超过2000万吨,预计2020年将超过6000万吨。然而产量如此巨大的污泥得到有效处置的比例却不高。据统计,不能安全处置的脱水污泥占到总量的70%。原因之一就是污泥含水率高,直接影响了后续的污泥处置工艺及处置效果,有效适当的污泥处理可以使污泥在处置中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有害影响,污泥深度脱水/干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污泥处理就是对污泥进行浓缩、调理、脱水、稳定、干化等的加工过程。污泥脱水的传统方法主要是利用污泥干化场,使其自然干化,其主要缺点为占地面积大、环境卫生条件恶劣、适用地区范围小。目前在大型城市,已很少使用。由于环保要求,在我国污泥脱水技术研究已得到各方面的逐步重视,各种型式的脱水机械也在逐步开发制造,但仍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提高脱水机械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
污泥处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污泥处理处置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水处理厂区内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处理,其目的是降低污泥外运处置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第二阶段是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合理安全处置,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浙江省也制定了相关的规定,要求全省城市给水处理厂污泥进行深度处理、处置。为便于污泥进一步处理处置,环保部157号文件《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以贮存(即不处理处置)为目的将污泥运出厂界的,必须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
综合以上因素,污泥带式低温干化机应运而生。污泥低温带式干化机是利用除湿热泵对污泥进行热风循环冷凝除湿烘干。除湿热泵是利用制冷系统使来自干燥室的湿热空气降温脱湿,同时通过热泵原理回收空气水份、凝结潜热加热空气达到干燥物料目的的一种装置,是除湿(去湿干燥)与加热泵(能量回收)的结合,实现了干燥过程中能量的循环利用。干化过程无需外界热量,能源消耗为风机、压缩机输入的电耗。其干化温度45-50℃(进除湿热泵温度),送风温度60-75℃(下层),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稳定、经济等优点,因此逐渐被市场接受并推广。
但是污泥带式低温干化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面临能耗高、水厂电力装机容量缺口大的困境;按每天30吨,含水率80%的污泥,干化到含水率50%以下计算:电耗量为145kW·h/tx30t=4350kW·h,对于水处理厂的变压器装机容量及运行费用来说是个比较大的压力,原来的变压器容量无法满足污泥带式低温干化机的电力容量需求;因此,尽力降低目前的污泥带式低温干化机的能耗问题才能真正大面积推广污泥带式低温干化机的使用,解决我国污泥深度处理面临的重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节能型带式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该装置不仅能使低温干化机的综合能耗降低30%以上,还可以合理解决清洁能源与原低温干化机热泵无法耦合的问题。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行健水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行健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6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