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浓香金露梅茶及其配制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615441.7 申请日: 2018-12-27
公开(公告)号: CN109497235A 公开(公告)日: 2019-03-22
发明(设计)人: 利毛才让;热增才旦 申请(专利权)人: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代理人: 杨凤娟
地址: 810008 青*** 国省代码: 青海;6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配制 树莓提取液 翻炒 烘炒 揉捻 摊开 萎凋 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果胶分解物 心血管疾病 保健功能 通风干燥 乙醇溶液 原料用水 料液比 提取液 条索状 枝条 出锅 放入 控温 沥干 揉板 杀青 树莓 洗净 香气 叶片 喷洒 微生物 叶子 糖尿病 冷却 采摘 精选 防治
【说明书】:

一种浓香金露梅茶的配制方法,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树莓枝条和叶子取50~200g,用浓度为40%~70%的乙醇溶液,以1:15~1:40的料液比混合;将符合采摘要求的原料用水洗净,除去叶表灰尘及微生物,沥干水分;在通风干燥处均匀摊开,自然萎凋3小时;将萎凋的叶片每2~3kg为一锅,控温在120℃,连续翻炒3~5min,进行烘炒杀青;将烘炒原料放于揉板上,用力均匀揉捻,待果胶分解物形成紧结的条索状后,用筛将叶条与细末分开;将树莓提取液减压浓缩且喷洒到揉捻好的叶条上;将喷有提取液的叶条放入50~70℃左右的锅中快速翻炒,出锅摊开,冷却。精选香味浓郁,风味独特的树莓提取液,配制出香气浓郁,风味独特,具防治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浓香金露梅茶及其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树莓,又称覆盆子、托盘、马林,属蔷薇科悬钩子属,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类。世界上悬钩子属有700多个品种,我国是世界悬钩子属植物分布中心之一,约有210多种。树莓果实营养丰富,含糖量高达9%以上,其中除多糖外,主要是人体易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树莓鲜果含有18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超过1.0%;维生素C和叶酸的含量分别为28mg/100g和245g/100g;矿物质元素中钾含量高达147.32mg/100g;锌含量为3.8mg/100g;且富含酚类及SOD和类SOD生物活性物质、水杨酸。树莓果实为聚合浆果,柔嫩多汁,香味浓郁,风味独特,色泽诱人,被世人誉为“黄金水果”。将提取树莓枝和液中的成分,得到香气浓郁的提取液。

金露梅为蔷薇科萎陵菜属落叶灌木,生长于海拔1000~4500m之间的水甸子、林缘、草地、草原及高山灌丛中。又名观音茶、茶婆子,分布在海拔1800~3500m的高山坡上,在中国分布很广,被誉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发现并终生用作保健茶饮用,因此而得名“药王茶”。其具有清热、健胃、调经的功效,用于暑热眩晕、胃气不和、滞食及妇女月经不调等症。金露梅代茶饮具有防治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能作用。

目前,中国专利(CN201610022735.3)中公开的一种药王茶和功能性低聚糖的组合物及运用,其中与低聚糖类的混合,很难与成分丰富、香气自然的树莓提取物相比;又如中国专利(CN201611187853.6)所公开的一种青藏高原野生金露梅的加工方法、金露梅茶叶及其应用,其中将青藏高原野生金露梅加工成为茶,这种茶稍带有胶体成份所都有的涩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成分简单,设计合理的浓香金露梅茶的配制方法,精选香味浓郁,风味独特的树莓提取液,配制出香气浓郁,风味独特,具防治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的操作步骤如下:

1、树莓枝条和叶子取50~200g,用浓度为40%~70%的乙醇溶液,以1:15~1:40的料液比混合,在超声功率为100w,超声时间为30~90min/次,温度45~60℃条件下超声提取三次,合并树莓提取液;

2、采摘色泽嫩绿、质地肥厚、无病斑、无虫害的金露梅叶片作为原料;

3、将符合采摘要求的原料用水洗净,除去叶表灰尘及微生物,沥干水分;

4、在通风干燥处均匀摊开,自然萎凋3小时;

5、将萎凋的叶片每2~3kg为一锅,控温在120℃,连续翻炒3~5min,进行烘炒杀青;

6、将烘炒原料放于揉板上,每锅分2~3次用力均匀揉捻,每次揉捻4~6min,待果胶分解物形成紧结的条索状后,用筛将叶条与细末分开;

7、将步骤1中得到的树莓提取液减压浓缩且喷洒到揉捻好的叶条上;

8、将喷有提取液的叶条放入50~70℃左右的锅中快速翻炒,烘焙至手捻叶条细碎成粉、含水率低于8%,出锅摊开,冷却,即得浓香金露梅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未经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54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