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导热的PC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15360.7 | 申请日: | 2018-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8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黄仁军;朱正华;资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荣昌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5/02;C08L33/04;C08L51/04;C08K7/06;C08K3/34;C09K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浩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碳酸酯 碳化硅微粉 高导热 不锈钢纤维束 配方 碳纤维 阻燃剂 辅抗氧剂 高导热性 抗滴落剂 缩聚反应 原料制备 主抗氧剂 润滑剂 相容剂 增柔剂 酯交换 双酚A 碳酸 合成 燃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导热的PC材料,包括其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76‑92%;阻燃剂1‑2%;增柔剂2‑6%;抗滴落剂2‑6%;润滑剂0.1‑0.5%;主抗氧剂0.1‑0.5%;辅抗氧剂0.1‑0.5%;相容剂0.8‑1.5%;不锈钢纤维束碳纤维1‑5%;碳化硅微粉0.9‑2%,所述聚碳酸酯是双酚A和碳酸二笨通过酯交换和缩聚反应合成,所述碳化硅微粉通过200筛筛分后使用。本发明配方中材料可以很好的进行结合,配方中主要以聚碳酸酯为主要材料,在聚碳酸酯中加入阻燃剂可以阻止PC材料的燃烧,在配方中添加不锈钢纤维束碳纤维和碳化硅微粉可以大大的提高PC材料的高导热性,满足人们对高导热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导热的PC材料。
背景技术
PC是聚碳酸酯的简称,简称PC工程塑料,PC材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工 程塑料中的一种,作为被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材料,PC有着其自身的特性 和优缺点,P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非晶型热塑性树脂,具有优异的电绝缘 性、延伸性、尺寸稳定性及耐化学腐蚀性,较高的强度、耐热性和耐寒性; 增加耐高温125度,耐低温-40度,还具有自熄、阻燃、无毒、可着色等优点, 在你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能见到PC塑料的影子,大规模工业生产及容易加工的 特性也使其价格极其低廉,但是现有的PC材料不具有高导热性能,无法马明 珠人们更多的需要,因此,发明一种具有高导热的PC材料来解决上述问题很 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导热的PC材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导热的PC材料, 包括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76-92%;阻燃剂1-2%; 增柔剂2-6%;抗滴落剂2-6%;润滑剂0.1-0.5%;主抗氧剂0.1-0.5%;辅抗 氧剂0.1-0.5%;相容剂0.8-1.5%;不锈钢纤维束碳纤维1-5%;碳化硅微粉 0.9-2%。
优选的,其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76%;阻燃剂 2%;增柔剂6%;抗滴落剂6%;润滑剂0.5%;主抗氧剂0.5%;辅抗氧剂0.5%; 相容剂1.5%;不锈钢纤维束碳纤维5%;碳化硅微粉2%。
优选的,其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80%;阻燃剂1%;增柔剂4%;抗滴落剂5%;润滑剂0.5%;主抗氧剂0.5%;辅抗氧剂0.5%; 相容剂1.5%;不锈钢纤维束碳纤维5%;碳化硅微粉2%。
优选的,其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85%;阻燃剂 2%;增柔剂2%;抗滴落剂2.5%;润滑剂0.5%;主抗氧剂0.5%;辅抗氧剂0.5%; 相容剂1%;不锈钢纤维束碳纤维5%;碳化硅微粉2%。
优选的,聚碳酸酯90%;阻燃剂1%;增柔剂2%;抗滴落剂3%;润滑剂0.1%; 主抗氧剂0.1%;辅抗氧剂0.1%;相容剂0.8%;不锈钢纤维束碳纤维2%;碳 化硅微粉0.9%。
优选的,其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92%;阻燃剂 1%;增柔剂2%;抗滴落剂2%;润滑剂0.1%;主抗氧剂0.1%;辅抗氧剂0.1%; 相容剂0.8%;不锈钢纤维束碳纤维1%;碳化硅微粉0.9%。
优选的,所述增韧剂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酯等单体 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类共 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聚碳酸酯是双酚A和碳酸二笨通过酯交换和缩聚反应合成。
优选的,所述碳化硅微粉通过200筛筛分后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荣昌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荣昌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53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