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检验修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3237.1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8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梁恩宾;胡晓宇;王春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2 | 分类号: | B01D61/02;B01D63/02;B01D6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300457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中空 纤维 组件 检验 修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检验修补方法,涉及膜组件制备技术领域。用于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检验修补方法,包括:步骤A,将预留有待检测端面的中空纤维膜组件水平放置,将中空纤维膜组件预留一个进气口,其余侧口密封;步骤B,将预先配置好的检漏剂均匀涂覆在待检测端面上,除掉多余的检漏剂以便露出待检测端面;步骤C,将压缩空气注入进气口;步骤D,对修补完毕的中空纤维膜组件清除多余的检漏剂,以完成检验修补操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检验修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纤维膜组件的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组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检验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中空纤维膜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单位体积膜组件中,中空纤维膜的有效膜面积最大,过滤分离效率高,容易清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生产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因而应用广泛。
现有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制作过程一般是先把中空纤维膜丝分组成捆装入膜壳内,然后用粘接剂密封封其两端,切除端面多余密封材料,经检验检测合格后成为成品组件。在中空纤维膜膜丝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产品缺陷会伴随膜丝直接进入膜组件制备工序,直接影响膜组件产品性能;另外,膜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被处理水中包含异物或膜系统运行时的水质运行条件的异常波动等因素,会使中空纤维膜的表面遭受破坏,也会对膜组件的性能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为应对中空纤维膜组件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和使用损伤,对于中空纤维柱式膜组件一般采用压缩空气对膜丝外部施压,将组件浸泡在水中或在组件切割面处淋水来检查发现冒泡点来确定问题部位,然后使用修补胶或修补钉对冒泡点完成封堵操作。此类方法在冒泡点数量较少时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对于修补问题较为严重的膜组件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投入,且消耗大量的检测用水,造成资源的浪费。
在使用界面聚合方法制备内压式中空纤维纳滤膜组件或内压式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组件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先用基膜做成对应的膜组件,然后再在膜内侧完成界面聚合反应得到复合型中空纤维纳滤膜或中空纤维反渗透膜。为保证反应完成的均一性,此过程要求每一根中空纤维膜丝必须两端完全通透,在使用密封材料进行组件制备过程中,如有单端堵丝必须封堵膜丝的另一侧,这极大的提高了此类膜组件制备的技术难度,限制了内压式中空纤维纳滤复合膜组件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推广应用。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检验修补方法,以克服现有中空纤维膜组件检验修补方法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手段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检验修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预留有待检测端面的中空纤维膜组件水平放置,将中空纤维膜组件预留一个进气口,其余侧口密封;
步骤B,将预先配置好的检漏剂均匀涂覆在待检测端面上,除掉多余的检漏剂以便露出待检测端面;
步骤C,将压缩空气注入进气口;
优选的,问题膜丝内的检漏剂会在压缩空气的压力作用下脱离膜丝孔,对问题膜丝完成封堵操作;
优选的,采用修补胶或修补钉的封堵方式;
优选的,记录检验出的存在问题的膜丝孔数量。
步骤D,对修补完毕的中空纤维膜组件清除多余的检漏剂,以完成检验修补操作。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D中,修补完毕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用清水或者压缩空气清除多余的检漏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3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