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12504.3 | 申请日: | 2018-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郭秀庭;宁坤;强华;任世举;翁博;王军恒;朱恩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3/127 | 分类号: | E21B33/127;E21B33/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静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封隔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隔器,属于石油开采领域。所述封隔器包括:同轴插装于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内的芯轴、位于芯轴第一端的外壁上的弹性凸环、贯穿芯轴第一端的内外壁的第一传压孔、通过第二传压孔与芯轴内部空腔连通的胶筒槽、通过第三传压孔与芯轴内部空腔连通的第二滑套槽、位于胶筒槽内的胶筒、连接第一滑套与芯轴的第一销钉以及连接第二滑套与芯轴的第二销钉。本发明在入井过程中通过覆盖于胶筒外的第一滑套实现对胶筒的保护,坐封时,控制第一滑套滑动使胶筒暴露并鼓胀;解封时,控制第二滑套滑动并覆盖胶筒。该装置采用覆盖式的保护方式对胶筒进行保护,延长了封隔器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封隔器坐封、解封的成功率,扩大了封隔器的作业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封隔器。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封隔器分隔产层,以便于进行地层测试、分层注水等施工作业。封隔器是一种利用弹性密封元件将环形空间分隔为上、下两个不同产层的井下作业工具,其中,环形空间可以是钻杆与裸眼井壁形成的环形空间,也可以是油管与套管形成的环形空间。
相关技术提供一种封隔器,该封隔器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筒体和胶筒。其中,筒体的外壁上有胶筒槽,胶筒槽通过传压孔与筒体内部的空腔连通,胶筒位于胶筒槽内。使用时,将该封隔器与钻杆或油管对接连通,通过钻杆或油管进行加压,则携带高压的液体通过传压孔进入胶筒槽,使胶筒鼓胀,封隔环形空间;使用完毕后,停止加压,则胶筒自行回收,解封环形空间。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胶筒外露,在部分恶劣工况,如该封隔器与钻杆对接连通,并随钻杆钻进的工况中,井筒内的钻井液等流体不断对该胶筒进行冲蚀,造成了该胶筒的磨损甚至失效,减弱了封隔器的封隔效果,缩短了封隔器的使用寿命;另外,胶筒仅依靠自身弹性无法充分回收,解封成功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隔器,以解决相关技术封隔器使用寿命短、解封成功率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封隔器,所述封隔器包括:芯轴、第一滑套、第二滑套、胶筒、第一销钉和第二销钉;
其中,所述芯轴内部为空腔,所述芯轴同轴插装于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第二滑套内,所述芯轴的第一端的外径小于所述芯轴的第二端的外径,所述芯轴的第一端的外壁上有弹性凸环,所述芯轴的第一端的侧壁上有贯穿内外壁的第一传压孔;
所述芯轴的第二端的外壁上有间隔的胶筒槽和第二滑套槽,所述胶筒槽通过第二传压孔与所述芯轴内部的空腔连通,所述胶筒位于所述胶筒槽内,所述胶筒的两端与所述胶筒槽的两端相抵;所述第二滑套槽通过第三传压孔与所述芯轴内部的空腔连通;
所述第一滑套通过所述第一销钉与所述芯轴连接,所述第一滑套的一端有径向向内延伸至与所述芯轴的第一端的外壁接触的卡环,所述卡环位于所述弹性凸环与所述第一传压孔之间,且所述卡环的内壁上有与所述弹性凸环尺寸匹配的凹槽;所述胶筒槽位于所述第一滑套轴向的两端之间;
所述第二滑套通过所述第二销钉与所述芯轴连接;所述第二滑套的侧壁上有贯穿内外壁的排液孔,所述排液孔位于所述第二滑套槽轴向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二滑套的内壁上有径向向内延伸至与所述芯轴的第二端的外壁接触的分隔环,所述分隔环轴向位于所述排液孔与所述第三传压孔之间。
可选地,所述弹性凸环包括弹性部件和锁定凸环;
所述芯轴的第一端的外壁上有环形槽,所述弹性部件固定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弹性部件在装配时处于释放状态;所述锁定凸环与所述弹性部件连接;
所述锁定凸环靠近所述卡环的一端的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锁定凸环的另一端的端面的间距沿径向向内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卡环靠近所述锁定凸环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倾斜面相互吻合。
可选地,所述排液孔内有进液口方向径向向内的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25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