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诱分层式集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0998.1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2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高瀚文;郑斯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虫盒 接虫盒 撞板 集虫装置 四周封闭 侧连接 防雨帽 分层式 诱虫灯 昆虫 漏斗形结构 上侧开口 下侧开口 逐渐减小 组合整体 连接杆 上半部 上表面 上筛网 虫体 底盒 减小 筛网 跌落 携带 | ||
1.一种灯诱分层式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雨帽,所述防雨帽下侧设有撞板和诱虫灯,所述撞板下方连接有接虫盒,所述接虫盒四周封闭,且其上表面设有漏虫口,所述接虫盒的下侧开口,且其下方连接有两个以上的集虫盒,所述集虫盒的四周封闭上侧开口,集虫盒的底部设有筛网,所述集虫盒上筛网的孔径自上向下逐渐减小,最底部的集虫盒下侧连接有底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诱分层式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帽呈锥形状,所述诱虫灯设置在防雨帽的下侧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诱分层式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帽的内下侧设有若干安装梁,所述诱虫灯安装在设置于安装梁上灯帽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诱分层式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梁、撞板的上下两端和接虫盒上对应设有固定座,且所述撞板上端的固定座与安装梁上的固定座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撞板下端的固定座与接虫盒上的固定座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诱分层式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盒与接虫盒和底盒之间以及相邻的集虫盒之间分别通过旋转卡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诱分层式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虫盒的上表面呈漏斗状结构,所述漏虫口设置在接虫盒上表面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诱分层式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的底面上设有多个透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诱分层式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虫盒、集虫盒和底盒均呈扁平状的圆柱体结构,所述集虫盒的直径和旋转卡扣的设置位置均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诱分层式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板包括3个竖板,3个竖板内端连接,且任意两个竖板之间的夹角为1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诱分层式集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帽的上侧中部设有挂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中心,未经苏州市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09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