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账单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0964.2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1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惠文;肖可音;曹清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账单文件 存储介质 工作效率 账单处理 传输 客户账单数据 常规手段 传统纸质 客户终端 相对比较 压缩文件 银行卡 减小 预设 工作量 电子邮件 带宽 银行 发送 查询 压缩 客户 | ||
1.一种对账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客户标识对应的客户账单数据;
将客户账单数据填充至预设电子邮件模板,生成至少一个对账单文件;
若生成多个对账单文件,对所述多个对账单文件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文件;
将所述压缩文件发送至相应支行通讯组件,以使所述支行通讯组件将所述压缩文件包含的多个对账单文件推送至相应客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客户账单数据填充至预设电子邮件模板,生成至少一个对账单文件包括:
若所述客户账单数据包括多个客户标识分别对应的客户账单数据,采用并行处理方式,将各客户账单数据分别填充至预设电子邮件模板,生成对应的对账单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客户基本信息;
根据业务规则及所述客户基本信息,判断客户是否能够开通对账单服务系统;
将判断结果发送至相应的支行服务设备输出;
接收所述支行服务设备上传的所述客户的对账单服务信息及借记卡信息,并利用所述对账单服务信息及借记卡信息,生成所述客户的对账单服务合约,所述账单服务信息及借记卡信息是所述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由所述支行服务设备获取的;
对所述对账单服务合约的合约信息进行存储,并将合约生成结果反馈至所述支行服务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修改后的对账单服务信息和/或借记卡信息;
利用所述修改后的对账单服务信息和/或借记卡信息,更新已存储的相应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接收到客户解约请求,响应所述客户解约请求,解除相应客户标识的对账单服务合约;
如果接收到任一客户标识对应的对账单服务查询请求,响应所述对账单服务查询请求,查询所述客户标识对应的对账单服务信息,并将所述对账单服务信息反馈至发起所述对账单服务请求的客户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对账单服务合约的合约信息进行存储包括:
生成多个签约信息表,对生成的所述对账单服务合约的合约信息进行分类存储,所述多个签约信息表包括签约客户信息表和签约账号信息表;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各支行上传的客户账单数据;
生成多个对账单信息表,对所述客户账单数据进行分类存储,所述多个对账单信息表包括对账单客户信息表、对账单客户卡片表、对账单客户账户表及对账单交易明细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当前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对所述多个签约信息表和所述多个对账单信息表进行数据同步处理。
8.一种对账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账单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客户标识对应的客户账单数据;
对账单文件生成模块,用于将客户账单数据填充至预设电子邮件模板,生成至少一个对账单文件;
压缩处理模块,用于若生成多个对账单文件,对所述多个对账单文件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文件;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压缩文件发送至相应支行通讯组件,以使所述支行通讯组件将所述压缩文件包含的多个对账单文件推送至相应客户终端。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对账单处理方法的各步骤。
10.一种对账单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对账单服务系统,服务和合约维护系统及企业关联系统,其中:
所述对账单服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账单处理装置;
所述服务和合约维护系统,用于与所述对账单服务系统进行通信,维护对账单服务合约;
所述企业关联系统包括企业各支行的服务设备,用于与所述对账单服务系统进行通信,接收所述对账单服务系统发送的压缩文件,并通过所述服务设备中的通讯组件,将所述压缩文件包含的多个对账单文件推送至相应客户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09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