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声场质点振速敏感结构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0266.2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飞;周瑜;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H11/06 | 分类号: | G01H11/06;G01P3/50;B8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彩珍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敏感结构 质点振速 电极 桥孔 声场 桥式 制备 热传导效应 响应灵敏度 低频声场 敏感单元 通电加热 响应特性 有效抑制 传感器 低频段 硅衬底 敏感 | ||
1.一种声场质点振速敏感结构,硅衬底上形成有桥孔,桥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电极,两侧的电极之间设有薄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薄丝为多个薄丝,并且对应每个薄丝,在桥孔的两侧相应各设有1个电极;所述多个薄丝中位于最外侧的薄丝为通电加热薄丝,其余薄丝为敏感薄丝;所述声场质点振速敏感结构为单侧非等间距桥式薄丝敏感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场质点振速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薄丝由外至内排列,薄丝间距由外至内逐步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声场质点振速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通电加热薄丝的宽度大于敏感薄丝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场质点振速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敏感薄丝的宽度、结构及材料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场质点振速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通电加热薄丝的宽度为8~10μm,敏感薄丝的宽度为1~2μ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场质点振速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丝的间距为10~5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场质点振速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薄丝的厚度相同,均为0.1μm~0.5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场质点振速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丝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置的支撑层、黏附层和敏感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声场质点振速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丝的敏感层由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石墨烯二维材料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材料构成。
10.一种权利要求1至9任何一项所述声场质点振速敏感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硅衬底上依次沉积氧化硅和氮化硅支撑层;
步骤2:进行第一次涂胶、光刻和显影,定义出声场质点振速敏感结构的薄丝、电极;
步骤3:依次淀积黏附层和敏感层;
步骤4:剥离光刻胶,以形成所设计的敏感结构;
步骤5:进行第二次涂胶、光刻和显影,定义出声场环境通路所需的桥孔结构;
步骤6:进行干法刻蚀,依次刻蚀去掉没被光刻胶覆盖的支撑层材料,被光刻胶覆盖的支撑层将作为随后进行的深硅湿法腐蚀过程的硬掩蔽层;
步骤7:硅衬底各项异性湿法腐蚀,形成桥孔结构;
步骤8:最后进行划片、引线键合及封装,得到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02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海有效声速确定方法
- 下一篇: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噪声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