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熔渣粒化的节能消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0066.7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7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得刚;全强;孟凯彪;段国建;樊波;马铭;宿立伟;娄娟娟;陈秀娟;苗胜田;靳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C21B3/06;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王春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粒化 过滤池 高炉熔渣 烟囱 渣水混合物 高空 冷凝水喷 节能 含硫蒸汽 淋水管道 循环利用 有效减少 蒸汽管道 淋水 排放 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熔渣粒化的节能消白系统,包括粒化塔(4)、高空烟囱(1)和过滤池(9),粒化塔(4)的上部通过蒸汽管道(2)与高空烟囱(1)连接,粒化塔(4)能够通过渣水混合物管道(6)向过滤池(9)内排入渣水混合物,高空烟囱(1)能够通过冷凝水喷淋水管道(5)向过滤池(9)内排入冷凝水喷淋水。该高炉熔渣粒化的节能消白系统有效减少过滤池含硫蒸汽的排放、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炼铁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高炉熔渣粒化的节能消白系统。
背景技术
高炉冶炼时会产生高温液态熔渣(1350℃-1500℃),国内每年生产铁水7亿吨,产生高温液态熔渣2.5亿吨。国内外通常采用沉淀过滤法(常称底滤法)水渣工艺对熔渣进行粒化处理。高炉炉前进行水力冲渣,用水淬将熔渣击碎后,变成渣水混合物(常称水渣),水渣经冲渣沟进入过滤池,液态水经过滤池内的过滤层过滤后循环使用,过滤池内留下固态渣粒,然后通过桥式抓斗起重机对渣粒进行抓取、装车外运。
水渣工艺对熔渣进行粒化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蒸汽(约60℃-100℃),水渣蒸汽具有腐蚀性,在散发过程中污染周边环境,腐蚀周围的设备,同时由于过滤池距高炉的距离很近,因此散发的蒸汽也会对高炉设备造成一定的腐蚀。
随着我国环保形势的越来越严峻,钢铁企业对水渣工艺的蒸汽消白技术的需求越来有强烈。国内外已经进行多年的相关研究,希望消除过滤池蒸汽,实现蒸汽消白。
专利CN107815514A,公开日期2018年3月20日,公开了一种“冲渣水蒸汽回收与消白雾的系统及回收方法”,该专利首先采用喷雾降温的方式实现蒸汽回收,然后利用热风炉烟气升温蒸汽防止产生白烟。采用该专利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蒸汽排放,但是大量蒸汽热能被浪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现有技术虽然已经提供了高炉水渣系统蒸汽的消白方法,但是热能没有充分利用,有必要研究新的高炉熔渣粒化的节能消白装置,既能有效减少冲渣蒸汽造成的环境污染,又能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高炉水渣系统过滤池蒸汽的消白效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熔渣粒化的节能消白系统,该高炉熔渣粒化的节能消白系统有效减少过滤池含硫蒸汽的排放、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发明是:一种高炉熔渣粒化的节能消白系统,包括粒化塔、高空烟囱和过滤池,粒化塔的上部通过蒸汽管道与高空烟囱连接,粒化塔能够通过渣水混合物管道向过滤池内排入渣水混合物,高空烟囱能够通过冷凝水喷淋水管道向过滤池内排入冷凝水喷淋水。
粒化塔、高空烟囱和过滤池呈三角形布置,过滤池含有并列设置的第一过滤分池和第二过滤分池。
渣水混合物管道的一端与冷凝水喷淋水管道的一端连接,渣水混合物管道与冷凝水喷淋水管道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过滤池管道和第二过滤池管道与第一过滤分池和第二过滤分池一一对应连接。
第一过滤池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二过滤池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一阀门的工作状态与第二阀门的工作状态相反。
粒化塔内设有粒化器,粒化器位于粒化塔的高温熔渣入口的下方,粒化塔的底部连接有输送水输入管道,该输送水输入管道的出水口位于粒化器的下方。
粒化器的上部内设有换热器,换热器位于粒化器和蒸汽管道之间,蒸汽管道上设有引风机。
高空烟囱内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喷淋装置、除沫器和反冲洗装置,蒸汽管道位于与喷淋装置的下方。
喷淋装置能够将粒化塔内未凝结的蒸汽变成冷凝水并和喷淋水一起落入高空烟囱的底部。
除沫器能够消除未凝结的蒸汽和小水滴,反冲洗装置能够定期对除沫器进行反冲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00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