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信息再修正的负荷协调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9435.0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3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方建亮;陈轶玮;朱涛;谢颖捷;姜巍;刘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06;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史炜炜 |
地址: | 318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息 修正 负荷 协调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再修正的负荷协调预测方法,涉及负荷预测领域,要解决的是现有负荷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利用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思想和历史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灰色关联度理论求解各级预测结果可信度值,对预测结果可信度值进行评估;步骤二,对评估后的数值进行二次修正,得到二次修正的数值;步骤三,将二次修正的数值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求解各级新的预测结果可信度值即可。本发明通过对历史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求解,然后进行评估和二次修正,得到二次修正的数值,再将二次修正的数值采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求解,可以提高每个层级和电压等级的负荷预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荷预测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信息再修正的负荷协调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负荷,又称“用电负荷”,是电能用户的用电设备在某一时刻向电力系统取用的电功率的总和。根据电力用户的不同负荷特征,电力负荷可区分为各种工业负荷、农业负荷、交通运输业负荷和人民生活用电负荷等。为了保证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电力供应,电力公司都会进行用电负荷预测。
多级负荷预测中,不同级别间负荷预测结果应该是总体与部分的关系,但由于各级负荷预测都有一定的误差,最后导致预测结果出现不统一、不协调的情况,不能满足应有的关系。例如,分别对系统中不同电压等级的用电量进行预测,各低电压等级的母线用电量预测值(含线路损耗折算值)之和应为系统用电量预测值,但该值可能与单独根据系统负荷历史数据预测的值相差较大;同样,对不同层次量级的全社会、各产业和居民用电量预测时,各产业和居民用电量预测值之和为全社会用电量预测值,该全社会用电量预测值与单独根据全社会用电量历史数据预测的值也存在相差较大的可能,预测精度不高。
人们在进行电荷预测方面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信息再修正的负荷协调预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信息再修正的负荷协调预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利用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思想和历史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灰色关联度理论求解各级预测结果可信度值,对预测结果可信度值进行评估;
步骤二,对评估后的数值进行二次修正,得到二次修正的数值,提高预测结果可信度值的可参考性;
步骤三,将二次修正的数值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求解各级新的预测结果可信度值即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灰色关联度理论求解的过程包括定性分析、原始数据归一化、计算关联系数和计算关联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关联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x0,k为参考因素序列;xi,k为对比因数序列;λk为曲线x0,k与xi,k在第k点的相关系数;ρ为分辨率,大于0小于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评估根据历史数据序列采用综合波动指数和方差两个因素进行分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综合波动指数考虑了时间序列两个相邻点之间的差异,指数大、差异大,序列波动剧烈;相反,指数越小、差异小,序列波动平稳,综合波动指数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α为综合波动指数;n为历史数据个数;ei为第i个历史数据的大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方差是指各历史数据与数据均值差的平方和与数据总个数的比值,可衡量各数据偏离均值的程度,方差值越大,数据序列波动越猛烈;反之,波动越弱,方差计算公式如下:β2表示方差;表示历史数据的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9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