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柑橘皮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09330.5 | 申请日: | 2018-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7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张林妍;郭灿;凌微;杨志强;钟八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3/3472 | 分类号: | A23L3/34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粗提物 再利用 橙皮 柑橘皮提取物 乙酸乙酯相 提取物 膏状 萃取 金黄色葡萄球菌 应用 黄酮类化合物 枯草芽孢杆菌 食品保鲜技术 大肠杆菌 石油醚萃取 回流提取 抗氧化性 溃疡病菌 酪氨酸酶 物质提取 物质萃取 旋转蒸发 乙醇浸提 乙酸乙酯 青霉菌 生物质 石油醚 中极性 多酚 下层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柑橘皮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质再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纽荷尔脐橙皮为原料,经乙醇浸提和回流提取,将脐橙皮中的有效成分最大幅度的提取出来,经旋转蒸发得到膏状纽荷尔橙皮的粗提物;再利用石油醚对膏状纽荷尔橙皮粗提物进行萃取,将纽荷尔橙皮的粗提物中极性较小的物质提取出来;再利用乙酸乙酯对石油醚萃取后的下层溶液进行萃取,将极性较大的物质萃取到乙酸乙酯相提取物。本发明获得的乙酸乙酯相提取物中含有大量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好,且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菌和溃疡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够应用于食品保鲜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柑橘皮提取物及其提取方式和应用。
背景技术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产量的水果,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20%。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柑橘培育养植技术的提升,柑橘品种越来越多,我国每年的柑橘产量也越来越多。目前,中国柑橘加工的代表性产品主要有柑橘汁、橘片罐头、柑橘果冻、柑橘果酱、柑橘果酒、柑橘蜜饯、柑橘果醋等。无论加工生产还是鲜食,都将会产生大量皮渣,中国每年约加工柑橘106t,能产生约5×105t柑橘皮渣。尤其是榨汁后会产生带酸性的皮渣,严重污染环境。随着柑橘加工业的发展,柑橘皮渣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逐步引起关注。柑橘皮渣废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已经成为限制柑橘产业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处理柑橘皮渣,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处理这些皮渣的传统做法是填埋或生产加工成动物饲料。填埋处理容易引起霉变发臭,严重污染环境;加工成饲料往往需要进行干燥处理,能源消耗过大,均不利于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柑橘皮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比如橘皮精油,果胶,类黄酮化合物等,这些有效成分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及染料工业等,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目前,柑橘皮渣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就是围绕上述有效成分提取而展开。但是现有技术记载的提取方法得到的柑橘皮提取物抗菌效果差,限制了柑橘皮提取物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柑橘皮的提取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提取方法获得的乙酸乙酯相提取物,含有大量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和抗菌性,能够应用于食品保鲜领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柑橘皮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纽荷尔脐橙皮烘干、破碎,得到块状纽荷尔脐橙皮;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块状纽荷尔脐橙皮与乙醇混合,依次经浸提、回流提取和旋转蒸发,得到膏状纽荷尔橙皮粗提物;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膏状纽荷尔橙皮粗提物、水与石油醚混合,进行石油醚萃取,取上层溶液,经旋转蒸发,得到石油醚相提取物;
(4)将所述步骤(3)石油醚萃取后的下层溶液与乙酸乙酯混合,进行乙酸乙酯萃取,取上层溶液,经旋转蒸发,得到乙酸乙酯相提取物。
优选地,所述乙酸乙酯萃取后,还包括将所述步骤(4)乙酸乙酯萃取后的下层溶液进行旋转蒸发,得到水相提取物。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乙醇的体积浓度为70%。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块状纽荷尔脐橙皮与乙醇的用量比为1kg:1.5~2.5L。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浸提的温度为室温,浸提的时间为30~60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回流提取的温度为90~110℃,时间为1.0~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南师范大学,未经赣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9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