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石墨的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9287.2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6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麻姗姗;丁慢慢;赵光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G01N23/20;G01N27/4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金宇平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锂电池负极 组装 成品电池 校准 低温循环性能 电化学工作站 拉曼光谱成像 电性能测试 测试 安全性能 常温循环 成像分析 电池容量 高纯硅粉 过充性能 缺陷数据 扰动信号 软包电池 失效原因 施加电压 石墨化度 扰动 标样 拆解 过放 晶面 报废 分析 跳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石墨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拉曼光谱成像技术对石墨进行成像分析,获得石墨的缺陷数据;采用高纯硅粉作为标样,对测试所得石墨002峰进行校准,通过校准后的002晶面间距d002间接计算得到石墨化度;将石墨组装成扣电或软包电池,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施加电压/电流作为扰动信号以获得体系随扰动的变化情况,从而分析石墨组装体系的参数;将石墨组装成成品电池,在电性能测试柜中测试其常温循环性能、低温循环性能、过充性能、过放性能以及安全性能;当所得成品电池报废,或出现电池容量跳水现象后,进行拆解以分析失效原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石墨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我国的新兴行业之一,也是我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主要包含电池、充电桩、整车三大方面,其中电池方面常用的是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主要结构包含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大部分,而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负极常用的有石墨、无定性炭、炭纤维、焦炭、MCMB、纳米炭管等碳系材料以及合金、金属及其氧化物等非碳系材料。其中,石墨由于具备电子电导率高、锂离子扩散系数大、层状结构在嵌锂前后体积变化小、嵌锂容量高和嵌锂电位低等优点,成为目前主流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及锂电池的表征方法有多种,比如负极材料的表面现象分析可以使用SEM和TEM用于成像;也可以使用分子振动光谱学如Raman也提供分子振动信息;锂电池的电性能标准更是多样,如安全测试(穿刺、烘烤、过充等)、常温循环、寿命测试等。在设计电芯时,必需选取合适的正、负极材料,而在筛选负极石墨时,石墨分为人造石墨、天然石墨或是二者不同比例的参杂,因此需要经过多项的测试分析对负极石墨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便决定其应用场合及判断其使用寿命。目前的各类测试方法鱼目混杂,不成体系,本专利中提出一系统、有序的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主要涵盖微观结构化测试及小电芯电池的电性能测试。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石墨的评价方法,对石墨的评测更为系统、有序,从微观结构至宏观电性能表现均有据可依,方法准确可靠、评价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推广。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石墨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拉曼光谱成像技术对石墨进行成像分析,获得石墨的缺陷数据;
(2)采用高纯硅粉作为标样,对测试所得石墨002峰进行校准,通过校准后的002晶面间距d002间接计算得到石墨化度;
(3)将石墨组装成扣电或软包电池,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施加电压/电流作为扰动信号以获得体系随扰动的变化情况,从而分析石墨组装体系的参数;
石墨组装体系的参数具体为:阻抗、CV循环、离子迁移数等;
(4)将石墨组装成成品电池,在电性能测试柜中测试其常温循环性能、低温循环性能、过充性能、过放性能以及安全性能(如穿刺、烘烤、跌落等);当所得成品电池报废,或出现电池容量跳水现象后,进行拆解以分析失效原因。
优选地,步骤(1)的拉曼光谱成像技术中,测试点至少为400个,采用ID/IG的数值分布以评价石墨缺陷。石墨的拉曼光谱中,G峰属于sp2碳原子的伸缩振动,是石墨的特征峰,D峰与G峰的强度比值愈低,石墨中的结构缺陷愈少,石墨化程度愈高。
优选地,步骤(2)中,采用所得石墨002峰和硅111峰的角度数据,参考布拉格方程即2dsinθ=λ,按以下公式计算石墨002面层间距:
d002=λ/2sin[(28.442-θ1+θ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92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