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增氧融散性鱼饵窝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8928.2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4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超 |
主分类号: | A01K97/04 | 分类号: | A01K9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021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增氧融散性 鱼饵 | ||
本发明涉及垂钓,捕鱼,养殖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增氧融散性鱼饵窝料,其各组成成份按如下比例:花生枯、菜枯、油糠、变性淀粉、鱼油的比例为1:1:1:0.8:0.05;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饵料只能诱食不能形成动态效果和增氧效果单一性问题,本设计饵料入水便会形成立体雾化区,吸引远处的鱼快速地进入窝内,增氧区内鱼会更加活跃,同时汽泡声会让鱼产生兴奋感,汽泡也会把饵料轻物质辐射开去,极大方便钓鱼使用,提高了钓鱼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垂钓,捕鱼,养殖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增氧融散性鱼饵窝料。
【背景技术】
饵料是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现在普通使用的钓鱼、捕鱼或养殖业的饵料(打窝料)只是简单地通过饵料来身的一些可食性物质来发挥作用,已经压制成型的饵料不能快速地在窝子区扩散诱食性物质,不能更大范围地诱鱼,同时也不能在窝子区形成增氧性和汽泡声这类动态性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水下增氧融散性鱼饵窝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下增氧融散性鱼饵窝料,各组成成份按如下比例:
花生枯、菜枯、油糠、变性淀粉、鱼油的比例为1:1:1:0.8:0.05;
其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花生枯、菜枯、油糠、变性淀粉、鱼油按照的比例1:1:1:0.8:0.05置入锅罐中炒制,锅罐的温度为120℃,形成鱼饵物料;
步骤二:步骤一中的每百公斤鱼饵物料中,通入六公斤蒸汽,搅拌20-40min,形成鱼饵初始料;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鱼饵初始料,降温到三十五度后,然后加入DL酒石酸三公斤、碳酸氢钠四点五公斤、发酵果糖四点五公斤,形成鱼饵半成品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鱼饵半成品料,使用二十吨液压成型,干燥后形成鱼饵成品。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下增氧融散性鱼饵窝料,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饵料只能诱食不能形成动态效果和增氧效果单一性问题,本设计饵料入水便会形成立体雾化区,吸引远处的鱼快速地进入窝内,增氧区内鱼会更加活跃,同时汽泡声会让鱼产生兴奋感,汽泡也会把饵料轻物质辐射开去,极大方便钓鱼使用,提高了钓鱼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以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下增氧融散性鱼饵窝料,各组成成份按如下比例:
花生枯、菜枯、油糠、变性淀粉、鱼油的比例为1:1:1:0.8:0.05;
其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花生枯、菜枯、油糠、变性淀粉、鱼油按照的比例1:1:1:0.8:0.05置入锅罐中炒制,锅罐的温度为110-130℃,形成鱼饵物料;
步骤二:步骤一中的每百公斤鱼饵物料中,通入六公斤蒸汽,搅拌20-40min,形成鱼饵初始料;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鱼饵初始料,降温到三十五度后,然后加入DL酒石酸三公斤、碳酸氢钠四点五公斤、发酵果糖四点五公斤,形成鱼饵半成品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鱼饵半成品料,使用二十吨液压成型,干燥后形成鱼饵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超,未经王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89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管道焊接用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舵机控制方法、系统及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