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抑藻活性物质的芽孢杆菌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7964.7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9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司晓光;杜瑾;张晓青;张爱君;曹军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04;C12R1/0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19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抑藻 活性 物质 芽孢 杆菌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产抑藻活性物质的芽孢杆菌及用途,产抑藻活性物质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dhs‑330,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8846,实验证明,本发明的产抑藻活性物质的芽孢杆菌发酵生产出的抑藻活性物质对海水以及淡水藻类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环境友好,能生物降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产抑藻活性物质的芽孢杆菌及用途。
背景技术
有害藻华的爆发严重导致水域水质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生态灾害问题。有害藻华的发生,不仅破坏水域生态环境,危害水产和渔业资源,造成经济损失,同时还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另外,死亡的藻华生物被分解后产生的硫化氢等有毒、有臭味的气体,会造成水体发臭及各种病菌的快速繁殖,使水体进一步恶化,引起养殖鱼虾类病害的增加和流行,给渔业生产带来危害。
化学除藻剂有较好的除藻效果,但其存在一定或者较低的生态毒性作用,从长远角度讲,可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寻找高效环保的有害藻类去除技术势在必行。通过环境中的微生物,“以菌治藻”,将为有害藻华爆发水域的治理以及水质净化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在有害藻华的治理及污染水域水质净化与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产抑藻活性物质的芽孢杆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产抑藻活性物质的芽孢杆菌的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产抑藻活性物质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dhs-330,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8846。
上述产抑藻活性物质的芽孢杆菌发酵生产抑藻活性物质的用途。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产抑藻活性物质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dhs-330,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8846发酵生产出的抑藻活性物质对海水以及淡水藻类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环境友好,能生物降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产抑藻活性物质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dhs-330的获得:
本发明的产抑藻活性物质的菌株是筛选自中国天津塘沽近海滩涂的污泥,经分离、纯化得到的一株菌。
具体方法为:称取1g泥样,接入装有90mL无菌水的250mL三角瓶中,混匀制成稀释液,取1mL稀释液加入9mL无菌水中制成10-1稀释液,连续稀释制成10-2~10-9等一系列稀释液;每个梯度的稀释液取100μL涂布于固体培养基平板,30℃培养;挑取单菌落进行划线培养,直至培养基上为单一菌落即为纯菌,分别测定各菌的抑藻活性,选取其中的优势菌株,得到产抑藻活性物质的菌株dhs-330。
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的结果,鉴定为芽孢杆菌。具体鉴定结果如下:
一.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
1.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
在LB固体培养基上形态为表面粗糙不透明的灰白色或淡黄色菌落,不规则,边缘不整齐,在血平板上形成溶血圈。
2.显微形态特性
在显微镜下为柱状,芽孢为椭圆形到柱状,包含于菌体内。
3.生理生化特性,见表1。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7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