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烷基的降粘型减水剂在制备C100混凝土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7404.1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富;白淑英;赵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红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4/26;C08F283/06;C08F220/06;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宋静娜;刘飞 |
地址: | 51612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烷基 降粘型减 水剂 制备 c100 混凝土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该混凝土含有本发明合成的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本发明还提供了式(Ⅰ)所示的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在制备C100混凝土中的用途。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发明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配制的C100混凝土不离析、不泌水、不扒底,经时坍落度保持性好,流动性能好,和易性好,料柔软不抓底,粘度适宜,混凝土致密性好,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烷基的降粘型减水剂在制备C100混凝土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加大,高标号混凝土正以其强度高、整体性好、自重小的特点,逐步进入建材市场,尤其大量地使用在桥梁工程中。但由于采用大量的凝胶材料和较低的水胶比,高标号混凝土存在粘度较大和流动速度慢的问题,进而引发混凝土搅拌、运输、泵送和施工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强超高强混凝土的推广与应用。
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高强超高强混凝土粘度大问题是困扰已久的技术难题。目前,高强混凝土的降粘方法主要采用提高减水剂掺量和优化的超细粉料优化颗粒级配。对于提高减水剂掺量降低混凝土粘度,新拌混凝土会出现泌水、扒底等问题,给施工造成一定难度,造成混凝土过分缓凝,延长拆模周期,增加混凝土生产成本。优化的超细粉料优化颗粒级配,对降低混凝土粘度,虽有很多的研究,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主要依靠高效减水剂的强吸附分散作用,优化颗粒级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聚羧酸系减水剂,作为混凝土减水剂的第三代产品,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保坍性能好、收缩小、绿色环保等优点,已成为高性能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组分之一。通过选择不同结构和功能的单体,设定特定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优化组合控制主链聚合度、侧链长度、官能团种类来实现聚羧酸系减水剂的高性能化,制备得到具有低收缩、降粘功能的聚羧酸减水剂,以解决混凝土粘度大、流动速度慢及收缩大等问题。
近年来,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逐渐成为混凝土外加剂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但纵观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文献及专利,研究者多采用(1)降低减水剂的分子量(2)减小PEG侧链长度(3)在减水剂分子结构中引入疏水性官能团,如甲基和酯基,增加产品的疏水性,以达到降低与水结合,最大限度地释放自由水,间接提高水胶比,进而降低混凝土浆体粘度的目的。降低减水剂分子量和PEG侧链长度,优点是可以使降粘型减水剂比普通减水剂在自由水中有着更高的运动自由度,可以更为快速地伸展减水剂的分子链,从而快速吸附分散水泥颗粒,降低水泥浆体的黏度。缺点是减水剂分子量小,吸附分散集团-COO-的数量少,减水剂分子对水泥颗粒的吸附分散效果降低,而减小PEG侧链长度,减小了空间位阻作用,从而大大降低了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率。而在减水剂分子结构中引入疏水性甲基和酯基,如在分子结构中通过引入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羟酯类等,合成的聚合物具有一定的降粘效果,但缺点是疏水性官能团位于主链上,疏水性官能团的含量收到限制,如果疏水性聚合小单体在共聚物中取代甲基丙烯酸的比例过高,则吸附分散基团-COO-的含量降低,影响对水泥颗粒及其水化产物的吸附及分散,减水率降低,而如果疏水性聚合小单体在共聚物中取代甲基丙烯酸的比例过低,则降粘效果不明显,达不到降低粘度的目的。故而研究开发一种具有良好降粘效果,同时具有较高减水率的聚羧酸减水剂,对高标号混凝土的生产和研发,尤其是C100以上超高标号混凝土以及低坍落度的管桩混凝土的生产和研发,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红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红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7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