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终端散热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7271.8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8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娟;郭隆嘉;胡焱;王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系统 温度检测系统 温度传感器 风扇 散热控制系统 充电终端 温度检测 噪声 转换成输出信号 有效降低能耗 上报 模拟量信号 发热位置 风扇参数 节能减排 平衡散热 实时通讯 输出信号 输入转换 数字信号 温度保持 温度参数 温度校正 误差判别 轴流风扇 上位机 散热 能耗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终端散热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检测系统、控制系统和风扇,温度检测系统和风扇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系统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分布在发热位置,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并转换成输出信号,输出信号包括模拟量信号和数字信号;所述控制系统进行温度检测输入转换、误差判别、温度校正、核心PID算法、PWM波输出、温度参数上报、风扇参数上报,控制系统与上位机实时通讯;所述风扇为PWM控制的轴流风扇。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平衡散热效果与温度保持能力、能耗噪声,在实现在良好散热的同时有效降低能耗和噪声,节能减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控制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终端散热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充电终端类设备已在社区、学校以及快递网点逐步铺开使用,充电终端室外布放,工作环境恶劣,夏季气温较高在加充电时产生的热量,这会导致充电终端内的温度急剧上升,高温会使电池更为易燃易爆,充电失火事件层出不穷,高温是挑战充电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另外,铅蓄电池在充电时会产生挥发性的氢气,此为易燃易爆气体,将氢气排出设备内也是必不可少内容;电池的充电温度为0-45℃,若在较冷的季节使用则需要散射系统降低散热能力,在排出氢气的同时保证温度不会大幅降低从而影响充电性能。
综上一个优质的散热控制系统是组成解决充电设备充电安全的必备成分,如何保证电池有良好的工作温度并实现在散热的同时降低能耗与噪声是考量散热系统的主要因素。
目前,已有的相似实现方案如下:多采用50CFM的轴流风扇,无控制逻辑,即开机启动、关机停止;也有采用简单的开环控制逻辑,即充电时期启动,非充电时期停止。但以上充电终端散热控制系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风扇的风量未经过详细计算,风扇选用明显偏小,散热效果较差。未设置温度传感器,开环控制逻辑无法平衡散热效果与能耗噪声,导致能耗浪费,产生大量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电终端散热控制系统,通过布放于设备内的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反馈信号,使用PID算法形成闭环控制,保持生态温度稳定。本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的平衡散热效果与温度保持能力、能耗噪声,在实现在良好散热的同时有效降低能耗和噪声,节能减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充电终端散热控制系统,设在充电端上,充电终端散热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检测系统、控制系统和风扇,温度检测系统和风扇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系统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分布在发热位置,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并转换成输出信号给控制系统,输出信号包括模拟量信号和数字信号;所述控制系统进行温度检测输入转换、误差判别、温度校正、核心PID算法、PWM波输出、温度参数上报、风扇参数上报,控制系统与上位机实时通讯;所述风扇为PWM控制的轴流风扇。
进一步,所述充电终端包括充电桩或充电柜。
进一步,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电阻、热电偶或温度检测仪。
进一步,所述控制系统为X86平台的主板、ARM主板、单片机控制板中的一种或以上几种组合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有温度检测系统,实时监测充电终端温度;补充了PID算法进行闭环控制风扇转速;可以校正温度误差,进行故障上报;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平衡散热效果与温度保持能力、能耗噪声,在实现在良好散热的同时有效降低能耗和噪声,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充电终端散热控制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构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软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72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机固定结构
- 下一篇:光模块散热结构以及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