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林下栽培给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7182.3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9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罗恩友;杜哲;胡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田风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A01G22/40 |
代理公司: | 江苏纵联律师事务所 32253 | 代理人: | 蔡栋 |
地址: | 2120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肥 豆科作物 林下栽培 果树 除草剂使用 豆科 固氮作用 林下植物 土壤环境 有机质 根瘤菌 土壤 翻土 杂草 栽种 农作物 残留 生长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下栽培给肥方法,通过在果树下栽种豆科类农作物,利用豆科作物根部的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将空气中氮肥固定在豆科作物的根部,同时给果树提供氮肥,多余的会残留在土壤中,避免了翻土撒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氮肥的流失;抑制杂草的生长,免去除草剂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环境。本发明方法可应用于在林下植物的给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施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地生态给肥技术。
背景技术
用于造林的宜林地大多比较贫瘠,肥力不高,难以长期满足林木生长需要,包括一些多代连续培育某些针叶树的纯林,其微量元素等各种营养物质极度缺乏,地力衰退,理化性质变坏,另外,受森林主伐(特别是皆伐)、清理林场、疏伐或修枝等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归还土壤的森林枯落物数量逐年减少,造成有机质大量损失。为促进林木生长,使处于孤立状态的林木尽快郁闭成林,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施肥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施肥,可增加土壤肥力、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和养分状况,从而达到提高林分生长量、缩短成材年限、促进母树结实以及控制病虫害发展的目的。
现有技术解决此类问题往往采用翻土撒肥的方法,且需要多次放肥,包括施基肥、追肥,所用的化肥往往为缓释性的化肥,包括氮肥、磷肥等。如申请号201510628912.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果树施肥方法,通过多次施肥和改变施肥原料的配比来提高果树吸收率。现有技术存在以下几个大的方面问题:(1)由于氮肥的溶解性、流失性重,容易渗到土壤的深层,不能被施肥对象很好地吸收,造成浪费且环境污染。(2)这种施肥太多会造成:土壤中的磷增多,流失到水体会造成藻类的爆发;氮肥过多流失水里,水中的草会生长爆发。(3)林木间行距够大时容易生长杂草,杂草与林木抢肥。如果除草处理,除草成本高且容易造成因除草带来的额外环境污染;此外,除草后会造成土壤暴露,土壤和水肥流失。(4)如果化肥减少,会出现徒长,因病虫害有趋嫩性,徒长时容易爆发病虫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下栽培给肥方法,以实现在满足种植物需肥的情况下避免给肥造成的环境污染、水体会造成藻类的爆发,同时遏制行间杂草的生长避免除草后造成的土壤暴露、土壤和水肥流失问题,避免出现徒长及徒长时容易爆发的病虫害。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林下栽培给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树下种植豆科类作物,利用豆科作物根部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将空气中氮肥固定在豆科作物的根部,将豆科作物的秸秆埋在土壤下。
所述将豆科作物的秸秆埋在土壤下,具体为豆科作物的粒籽成熟,将粒籽收获之后,再将豆科作物的秸秆埋在林下土壤里。
所述将豆科作物的秸秆埋在土壤下,具体为豆科作物长大杂草被覆盖且豆科作物的粒籽未成熟前,将整个带有未成熟粒籽的豆科作物秸秆直接原地埋在土壤里,从而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良土壤。
所述种植豆科类作物的季节为冬季和夏季。
所述的豆科作物为黄豆、黑豆、青豆、白豆 、红豆、绿豆、芸豆、豌豆、蚕豆季节性作物中的任一种。
所述种植豆科类作物与林木间为间作。
所述种植豆科类作物种类间实行套种,具体为在前一茬豆科类作物即将收割而未收割之前将后一茬作物种入前茬的行间株间。
所述种植豆科类作物不同种类间实行轮作,如夏天种黄豆、绿豆、红豆、黑豆,冬天种蚕豆、豌豆。
本发明具有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果树下栽种豆科类农作物,利用豆科作物根部的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将空气中氮肥固定在豆科作物的根部,同时给果树提供氮肥,多余的会残留在土壤中,避免了翻土撒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氮肥的流失;抑制杂草的生长,免去除草剂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田风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田风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71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盐碱地的水稻施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盐碱地的水稻施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