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聋哑人双向交流的发声手套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06522.0 | 申请日: | 2018-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8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韩思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思清 |
| 主分类号: | G10L13/04 | 分类号: | G10L13/04;G10L15/26;G09B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套装置 发声 双向交流 发送信息 手指动作 手掌 语音 扬声器 采集 语音采集模块 语音合成模块 倾角传感器 麦克风 开关阵列 声音信息 通信模块 网络模块 显示模块 信息显示 控制器 手套 感知 显示器 电池 说话 阅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聋哑人双向交流的发声手套装置,包括:开关阵列、倾角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语音合成模块、扬声器、语音采集模块、显示模块、网络模块、麦克风、电池和手套。该手套装置,能够实现聋哑人与正常人之间的双向交流:聋哑人向正常人发送信息时,发声手套装置通过采集手指动作、感知手掌倾角,根据手指动作和手掌倾角形成编码并发出声音信息;正常人向聋哑人发送信息时,发声手套装置通过采集正常人说话的语音,并对语音进行识别,再将识别信息显示在显示器上,供聋哑人阅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聋哑人双向交流的发声手套装置。
背景技术
手语是一种依靠动作和视觉交流的特殊语言,是聋哑人交流的工具。手语由双手的手型、位置、方向、面部表情、唇动、体势信息的组合构成,学习手语,提高聋哑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正常人学习手语可以为聋哑人提供更好的服务。然而,中国手语包含3000以上的常用的词汇,使得学习手语需要投入非常多的时间和巨大的努力,阻碍了正常人与聋哑人之间的正常交流。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使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实现手语与人类自然语言之间自动互译,手语识别是其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手语识别的目的就是通过计算机提供一种有效的、准确的机制,将手语翻译成文本或语音使得聋哑人和听力正常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手语识别开始于90年代,从手语数据的采集设备来划分,主要包括基于数据手套的和基于视觉的两种系统。
基于视觉的手语识别系统受限于计算机视觉的技术能力,前端手形的检测非常困难,并且,识别受背景和光照影响非常大,因此,目前基于视觉的手语识别系统只能实现有限的手语识别。
数据手套结合运动传感器,可以容易地获得较精确的手语数据,已经可以实现大词汇量的手语识别,但数据手套成本非常高,严重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
发明专利“一种手指动作编码及其与汉语拼音的映射方法”,利用手指动作编码,并建立与汉语拼音之间的映射,可以将手指的动作,简单、精确地映射到对应的汉字语音,可以省去手语识别过程,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构建低成本的聋哑人发声装置。
发明专利“一种感知手动作发声的手套装置”提供了一种感知手动作发声的手套装置,该专利可以构建低成本的手套装置,实现发明专利“一种手指动作编码及其与汉语拼音的映射方法”。
但发明专利“一种感知手动作发声的手套装置”只能实现聋哑人与正常人的单向交流,即聋哑人通过该手套装置,可以将手指动作转换为语音,让正常人能够听到聋哑人的想要表达的信息,但该专利装置不能让聋哑人获取正常人说话的语音信息。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聋哑人双向交流的发声手套装置,在发明专利“一种感知手动作发声的手套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增加了语音识别等功能,实现与聋哑人的双向交流能力。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聋哑人双向交流的发声手套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思清,未经韩思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6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