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发性多孔化增强高锰钢抗疲劳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6352.6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8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马煜林;张瑜;孙彬;苏鑫;王庆顺;刘越;刘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38 | 分类号: | C22C38/38;C22C38/02;C22C38/22;C22C38/24;C22C38/26;C22C38/28;C22C38/32;C22C38/06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赵越 |
地址: | 110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锰钢 抗疲劳性 多孔化 热处理 保温 热处理技术领域 真空感应炉熔炼 成分设计 浇铸成型 疲劳裂纹 微小孔洞 壁厚 水冷 铸件 成型 冷却 铸造 阻碍 | ||
1.一种自发性多孔化增强高锰钢抗疲劳性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制备自发性多孔化高锰钢的合金成分如下:
B:0.005~0.02%;N:0.02~0.05%;Nb:<0.01%;Ti:<0.001%;Al:<0.02%;V:<0.02%,钢中C、Si、Mn、Cr、Mo元素根据要求可自行调整,余量是Fe和杂质,所述杂质为:P≤0.01%;S≤0.001%;Cu≤0.02%;
高锰钢的制备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浇铸成型,铸件的铸造冷却速率为20~50℃/min;高锰钢成型后加热1305~1355℃,保温一段时间,水冷至室温,以高锰钢最大壁厚尺寸计,每10mm保温时间3-6h。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性多孔化增强高锰钢抗疲劳性的方法,其特征是:高锰钢浇注成型后,铸件的铸造冷却速率为30℃/min。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性多孔化增强高锰钢抗疲劳性的方法,其特征是:以高锰钢最大壁厚尺寸计,高锰钢成型后经过1320℃保温0.5h/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大学,未经沈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63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