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髋臼骨缺损的评估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处理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6159.2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7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庞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17/00;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江舟;董文倩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影像数据 髋臼骨缺损 评估 预设 存储介质 评估结果 髋臼骨 处理器 视角 神经网络模型 准确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髋臼骨缺损的评估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处理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髋臼骨部位的三维影像数据;将三维影像数据调整至预设视角,得到处于预设视角下的三维影像数据;基于髋臼骨识别神经网络模型对处于预设视角下的三维影像数据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均是采用X光来进行髋臼骨缺损的评估,导致评估结果准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髋臼骨缺损的评估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处理器。
背景技术
随着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年龄不断增长及活动量增大,髋关节翻修手术数量不断增长。造成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败需行髋关节翻修术的原因很多,有感染、假体聚乙烯内衬磨损和假体习惯性脱位等。假体磨损碎屑所致假体周围骨溶解,进而引起假体无菌性松动,始终是施行髋关节翻修术的最主要原因。面对初次髋关节置换失败后髋关节翻修术,髋臼侧缺损修复重建手术策略及手术技术是对骨科医生的挑战之一。
髋臼骨缺损分型评估旨在为手术医生提供更为具体的解剖信息,初步评估手术患者可能保留骨量的多寡。面对日趋增多的髋关节翻修术患者,髋臼骨缺损处理原则是尽可能恢复并保存患者骨量,获得足够的假体覆盖率以确保假体良好的初期稳定,使植骨和内置物与宿主骨之间产生融合性重分布。假体初期稳定可保证充分的骨融合及骨长人,而良好的骨长人有助于髋臼假体组件远期稳定及生存率。术前须充分了解患者骨缺损情况,并对骨缺损进行分型以制定手术策略,充分准备术中可能需要的内置物。
髋关节翻修术髋臼侧重建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髋臼骨缺损,其术前评估常采用Paprosky分型、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分型、Saleh分型、Gustilo分型及Gross分型等,其中Paprosky和AAOS分型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目前临床上对髋臼轻度骨缺损患者施行髋关节翻修术髋臼侧重建策略较为一致,但对髋臼重度骨缺损患者的植骨、金属内置物、骨水泥应用等选择则尚存争议。传统的分型方法均基于X光片来进行评估,准确性较低。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髋臼骨缺损的评估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处理器,以至少解决由于相关技术中均是采用X光来进行髋臼骨缺损的评估,导致评估结果准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髋臼骨缺损的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髋臼骨部位的三维影像数据;将所述三维影像数据调整至预设视角,得到处于所述预设视角下的三维影像数据;基于髋臼骨识别神经网络模型对处于所述预设视角下的三维影像数据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其中,所述髋臼骨识别神经网络模型是经过预设数量的所述预设视角下的三维影像数据训练得到的。
进一步地,获取待评估髋臼骨部位的三维影像数据包括:根据预设成像方法获取待评估髋臼骨部位的二维影像数据;对所述二维影像数据进行逆向处理,得到三维影像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成像方法包括以下之一: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核磁共振成像。
进一步地,将所述三维影像数据调整至预设视角,得到处于所述预设视角下的三维影像数据包括:将所述三维影像数据调整至髋臼缘平面法相视角,得到处于平面视角的三维影像数据;和/或,将所述三维影像数据调整至平行于人体冠状面,对平行于人体冠状面的三维影像数据的髋臼中心进行剖切,得到处于剖切视角的三维影像数据。
进一步地,基于髋臼骨识别神经网络模型对处于所述预设视角下的三维影像数据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包括:将所述处于平面视角的三维影像数据划分为第一预设数量的第一区域;确定各个所述第一区域的评估结果;根据各个所述第一区域的评估结果确定所述评估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61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