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稳定强化热吸收节能涂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6111.1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6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张伟;韩建燊;袁波;李红霞;张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2 | 分类号: | C04B35/42;C04B35/36;C04B35/12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8 | 代理人: | 李娟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强化 吸收 节能 涂料 | ||
本发明属于高温节能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强化热吸收节能涂料。提出的一种高稳定性强化热吸收节能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高温热吸收剂30‑40份,耐高温填料10‑20份,结合剂40‑60份,外加0.1‑0.2份的分散剂、0.15‑0.3份的增稠剂和0.05‑0.15份的消泡剂;所述高温热吸收剂由电熔铬铁尖晶石微粉、电熔锰铁尖晶石微粉和电熔氧化铬微粉一种或一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组成;所述耐高温填料为氧化锆微粉。本发明耐高温,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400℃、高吸收率0.9以上、涂层高温稳定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温节能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强化热吸收节能涂料。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工业窑炉锅炉的热效率相对不是太高还有一定的节能潜力可挖。热量损失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一方面热量通过炉衬和炉外壁损失,另一方面窑炉和锅炉的热利用效率较低,使得热量不能有效的利用而被排出,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强化热吸收节能涂料用在工业锅炉的金属换热器表面,可以强化金属换热器对热的吸收能力,提高传热效率,减少热量损失,以达到提高热利用率以及节约能源的目的。
近年来,节能涂料的开发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工业锅炉及窑炉中的应用上收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发明专利(申请号201310361422.7)公开了一种节能涂料的制备方法,选用氧化铝微粉、锰铁尖晶石、锆莫来石、铁铬尖晶石以及锌铝尖晶石为主要原料,最终制得节能涂料全波段发射率为0.94,涂料中形成了多元参杂体系,增加了杂质能级,可有效提高涂料的红外辐射率,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材料的辐射率与吸收率是相等的。但由于所用原料均为烧结材料,涂层在高温下长期使用的话由于其是多元参杂体系,晶格比较活跃,晶体容易长大使涂层烧结收缩,最终导致涂层的红外辐射率(即吸收率)逐渐衰减,收缩过大时就会造成涂层开裂从而影响涂层的使用寿命。
目前,节能涂料产品的制备大多选用微纳米粉体为原料,因为粉体粒径越小其比表面越大辐射率越高,材料的辐射率越高其吸收率也就越高;或者选用多元参杂体系物质为原料,提高晶体内部结构的复杂化进而提高材料的吸收率,微纳米原料和多元化参杂体系原料长期在高温下使用时都会存在晶体长大烧结收缩的问题,由此导致涂层的结构变化从而使涂层的高温热吸收率逐渐衰减,当涂层收缩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开裂、脱皮现象进而影响涂层的使用效果。如果能在保证涂层具有高热吸收率的前提下长时间高温使用晶体结构不发生变化,涂层不收缩,将有效提高涂层的结构稳定性和涂层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工业炉窑的节能效率和维护周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强化热吸收节能涂料。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稳定性强化热吸收节能涂料,所述的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高温热吸收剂30-40份,耐高温填料10-20份,结合剂40-60份,外加0.1-0.2份的分散剂、0.15-0.3份的增稠剂和0.05-0.15份的消泡剂;其中所述的高温热吸收剂由电熔铬铁尖晶石微粉、电熔锰铁尖晶石微粉和电熔氧化铬微粉一种或一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组成;所述耐高温填料为氧化锆微粉。
所述高温热吸收剂的粒度小于10μm。
所述氧化锆微粉的粒度小于10μm。
所述结合剂为有机硅树脂或陶瓷树脂中的一种。
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铵。
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
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6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频高阻抗MnZn铁氧体材料
- 下一篇:一种铋系超导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