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氯-6-碘己烷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5943.1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5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松芳;杨凡;刘之华;尚晓冬;姜守相;郭超霞;袁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峡奥科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9/07 | 分类号: | C07C19/07;C07C17/093;C07C309/73;C07C30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212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碘己烷 对甲苯磺酰氯 甲基苯磺酸 转移催化剂 后处理 回流反应 碘化钠 缚酸剂 甲苯 溶剂 己酯 收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氯‑6‑碘己烷的制备方法,其以6‑氯‑1‑己醇和对甲苯磺酰氯为原料,苯或甲苯为溶剂,在相转移催化剂和缚酸剂作用下,于‑5~5℃下反应2~5小时制备4‑甲基苯磺酸‑6‑氯己酯,然后再与碘化钠回流反应0.5~3小时制备1‑氯‑6‑碘己烷。本发明方法具有易操作,后处理简便,收率较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氯-6-碘己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氯-6-碘己烷是一种无色或浅黄色的透明液体,是制备农药和医药的重要中间体,因此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传统制备1-氯-6-碘己烷的方法是以丙酮为溶剂,以1,6-二氯己烷和碘化钠为原料,通过碘交换反应而得(比如: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2100-3; 1950;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32(12),2777-81; 1979)。此方案操作简单,但反应时间长,反应不完全,且得到的产物是1-氯-6-碘己烷和1,6-二碘己烷,较难分离,精馏后只得到约50%的1-氯-6-碘己烷,并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近些年,有报道(Tetrahedron, 66(35), 7161-7168; 2010;)以6-氯-1己醇和对甲苯磺酰氯为原料合成4-甲基苯磺酸-6-氯己酯,再与碘化钠交换反应得到1-氯-6-碘己烷。这种技术方案提高了产品收率,但现有的制备方法使用大量吡啶,且吡啶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难以达到溶剂的有效分离和回收利用,因此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1-氯-6-碘己烷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的成本高、难操作等技术缺陷,实现1-氯-6-碘己烷工业规模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1-氯-6-碘己烷的制备方法,其以6-氯-1-己醇和对甲苯磺酰氯为原料,苯或甲苯为溶剂,在相转移催化剂和缚酸剂作用下,于冰浴条件下反应2~5小时制备4-甲基苯磺酸-6-氯己酯,然后再与碘化钠回流反应0.5~3小时制备1-氯-6-碘己烷。
具体的,磺酰化反应过程中相转移催化剂为季铵盐类催化剂,最优选择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TEBA),6-氯-1-己醇与对甲苯磺酰氯、催化剂的最优摩尔比为:1:1~1.2:0.02~0.05,溶剂的量为底物质量的2~3倍,缚酸剂优选氢氧化钠。
具体的,碘交换反应中4-甲基苯磺酸-6-氯己酯与碘化钠的最优摩尔比为1:1~1.2。
本发明方法的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磺酰化反应过程采用甲苯或苯为溶剂,结合相转移催化剂的使用,降低了反应难度和操作难度,生产过程易控制,溶剂易回收利用,收率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4-甲基苯磺酸-6-氯己酯的合成
反应釜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水溶液(其中氢氧化钠为4mol/L),0.5gTEBA和10.0g6-氯-1-己醇,冰/水浴冷却,快速搅拌下,缓慢滴加含15.0g对甲苯磺酰氯的50mL苯溶液,反应温度控制在-5~0℃,2小时滴加完,再反应2小时,静置,分液,干燥,常压蒸馏回收苯,得到21.3g4-甲基苯磺酸-6-氯己酯粗品(含量90%)。
1-氯-6-碘己烷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峡奥科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三门峡奥科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59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