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内涝景观道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5565.7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4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艺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5/00 | 分类号: | E01C15/00;E01C5/04;E01C11/22;E01C11/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彭启龙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涝 景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内涝景观道,包括景观步道本体,所述的景观步道本体由具有排水通孔的透水砖铺设而成,所述的景观步道本体的上表面铺设有一层找平层,该找平层上铺设有一层由胶凝材料构成的结合层,该结合层上沿着景观步道本体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锯齿形防滑条。本发明增设锯齿形防滑条,增大行走时人的鞋子与景观步道本体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抗滑效果好,且根据场地潮湿环境进行调整锯齿形防滑条的个数与间距,继而调整水平摩擦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景观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内涝景观道。
背景技术
目前,城乡园林形成了城乡重要的娱乐、休闲和健身的场所。由于景观步道是人群经常使用并行走,其表面在阴雨天或湿度大的其他情况下非常光滑,极易发生行走滑倒或摔伤。常规的透水砖已经铺装完毕,由于要发挥材料透水和海绵城市蓄水效应,很难及时更换或移除。因此,当前城乡园林的景观步道透水砖防滑设置势在必行,否则有较多的人身安全隐患,特别是给老年人和年幼人群形成潜在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内涝景观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雨天因雨水不能及时排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防内涝景观道,包括景观步道本体,所述的景观步道本体由具有排水通孔的透水砖铺设而成,所述的透水砖的上表面铺设有一层找平层,该找平层上铺设有一层由胶凝材料构成的结合层,该结合层上沿着透水砖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锯齿形防滑条。
优选的,所述的找平层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粗糙面,以增强找平层3与透水砖1以及结合层4的粘接力。
优选的,所述的防滑条5设置有八条;所述的防滑条5的凸出高度为5mm-10mm。
优选的,所述的透水砖1的结构形状为长方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景观道本体由具有排水通孔的透水砖铺设而成,透水效果好,且排水通孔的存在加快了积水向下渗透或排走;
(2)本发明所述景观道透水砖的上表面铺设有一层找平层,为后期锯齿形防滑条的铺设做准备,利于锯齿形防滑条的铺设;找平层上铺设有一层由胶凝材料构成的结合层,找平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粗糙面,以增强找平层与透水砖以及胶凝材料结合层的粘接力,继而保证锯齿形防滑条铺设稳固;
(3)本发明所述景观道结合层上沿着透水砖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锯齿形防滑条,用于将的锯齿形防滑条牢固地固定,而锯齿形防滑条起到防滑的作用,能够增大行走时人的鞋子与透水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同时能根据城乡园林的场地环境和小气候,在间距疏密和个数方面可以进行调整,便于达到最佳防滑效果,另外透水砖上除铺设锯齿形防滑条外的表面均涂覆有由胶凝材料构成的结合层,也增大了行走时人的鞋子与透水砖之间的摩擦力,防滑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透水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透水砖;2、排水通孔;3、找平层;4、结合层;5、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防内涝景观道,包括景观步道本体,其特征在于:景观步道本体由具有排水通孔2的透水砖1铺设而成,透水砖1的上表面铺设有一层找平层3,该找平层3上铺设有一层由胶凝材料构成的结合层4,该结合层4上沿着透水砖1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锯齿形防滑条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艺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艺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55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反向上锁的U型锁
- 下一篇:一种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