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摄像透镜组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4845.6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5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林肖怡;袁正超;刘涵;肖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06;G02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2334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摄像 透镜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摄像透镜组,为七片式透镜结构,第一透镜和第七透镜均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和第六透镜均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七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通过合理限定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与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的比值,可平衡各透镜空间配置,以提升其物侧端透镜间彼此的配合程度,并使像侧端透镜间具备足够间距以调和像差。本摄像透镜组能够具有大光圈、高像素、高分辨率、优异的视场角度等特性,能够提供良好的成像品质,满足应用要求。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透镜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便携电脑和平板设备等相关的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市场对电子产品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技术的精进,已实现感光器件的像素尺寸缩小,相应的,摄像透镜组逐渐往高像素领域发展,因此对其成像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传统搭载于便携式产品的镜头多采用三片式或者四片式透镜结构,而随着市场对镜头在像素与成像品质上的要求不断攀升,现有的光学摄像镜头已无法满足更高阶的摄影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增多,为获得更佳的成像品质,五片式、六片式、七片式透镜结构逐渐出现在摄像透镜组设计当中。另一方面,为使摄像透镜组的成像面具备足够的照度,大光圈特性更是当前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因此亟需一种大光圈兼具优秀的光学特征的摄像透镜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透镜组,具有大光圈、高像素、高分辨率、优异的视场角度等特性,能够提供良好的成像品质,满足应用要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摄像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每一透镜具有朝向物方的物侧面以及朝向像方的像侧面,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均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均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并满足下列条件式:
0.2T12/T562;
其中,T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至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56表示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至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优选的,还满足以下条件式:0YC42/YC720.9,其中Yc42表示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的反曲点到光轴的垂直距离,Yc72表示所述第七透镜像侧面的反曲点到光轴的垂直距离。
优选的,还满足以下条件式:f/EPD≤1.80,其中f表示所述摄像透镜组的焦距,EPD表示所述摄像透镜组的入瞳直径。
优选的,还满足以下条件式:0.5CT4/CT62.5,其中CT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6表示所述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优选的,还满足以下条件式:-10f1/f-1,其中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表示所述摄像透镜组的焦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48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