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4288.8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7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董荣雪;刘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阳鼎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析液 预处理剂 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金属离子络合物 超滤浓缩液 超滤浓缩 金属离子 回用 解络 废水 反渗透浓缩液 反渗透浓缩 臭氧处理 金属回收 络合废水 直接回收 有机物 沉降 工业用水 可回收 可循环 降解 酸化 金属 水质 再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利用第一部分预处理剂通臭氧处理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等,接着加入第二部分预处理剂络合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形成金属离子络合物,然后第一次超滤浓缩得第一超滤浓缩液和第一透析液,后者回用,前者酸化使得金属离子络合物解络,解络的溶液进行第二次超滤浓缩,得到第二超滤浓缩液和第二透析液,前者沉降再生得预处理剂循环使用,后者经反渗透浓缩分离得到金属离子反渗透浓缩液和第三透析液,后者回用,前者金属回收利用。本发明的第一透析液和第三透析液水质好,可直接回收作为工业用水,处理效果好;而且,涉及的预处理剂可循环利用,废水中金属等也可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化规模的不断增大,所产生的工业废水越来越多,其中含有大量工业生产用原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比如印染行业、钢铁工业、炼油工业、制药工业、化肥工业等排放的废水,水质成分复杂,氨氮、总磷含量高,且可生化性差,低碳源高氨氮(大于500mg/L)高有机磷废水(30mg/L~150mg/L)的处理难度更大,其对环境的污染更大且影响更大。倘若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进而威胁人类健康和安全。
专利申请CN201611120116.4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制备了一种蔗渣纤维素黄原酸醋微球吸附剂,其重点在于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并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但是该产品制备过程中引入了戊二醛、甲苯等有机物,无疑造成了环境污染,得不偿失。
专利CN103351046B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剂,其主要净水剂包括硅铁共聚物和芬顿试剂,其主要问题在于行业针对性强,更适合于处理普通污水,对于水质较差的工业废水处理效果欠佳。
总之,工业废水具有污染物成分复杂、色度高、COD高、酸性强、毒性大、难处理等特点。而现有的废水处理方法往往偏重于某一方面,无法实现对工业废水的综合处理,并且工业废水中含有的有用物无法得到有效循环利用。因此,能否高效安全地处理工业废水是制约行业长久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废水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好,并且实现了有效循环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硅胶在无机酸水溶液中回流处理,然后加入普鲁兰多糖、竹醋液和丙烯酰胺,微波处理,无水乙醇沉降,得到预处理剂;
(2)向废水中加入第一部分预处理剂,通臭氧,处理结束后加入第二部分预处理剂,络合金属离子,形成金属离子络合物;
(3)第一次超滤浓缩,得第一超滤浓缩液和第一透析液,后者作为工业用水回用;
(4)调节第一超滤浓缩液的pH值至1~2,通过酸化使得第一超滤浓缩液中的金属离子络合物进行解络;
(5)将解络的溶液进行第二次超滤浓缩,得第二超滤浓缩液和第二透析液,预处理剂富集于第二超滤浓缩液中,沉降再生后返回步骤(2)循环使用;
(6)将第二透析液进行反渗透浓缩分离,得到金属离子反渗透浓缩液以及第三透析液,后者作为工业用水回用。
优选的,步骤(1)中,硅胶、无机酸水溶液、普鲁兰多糖、竹醋液、丙烯酰胺和无水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g:8~10mL:0.3~0.4g:2~3mL:0.2~0.3g:5~8mL;所述无机酸溶液为1mol/L的盐酸溶液。
优选的,步骤(1)中,硅胶在无机酸水溶液中回流处理8~10小时。
优选的,步骤(1)中,微波处理的工艺条件为:800~1000W微波处理30~4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阳鼎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阳鼎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42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