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PtRh-C合金催化剂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3460.8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0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民;郭桂华;胡小彪;葛荣军;雷一杰;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喜玛拉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92 | 分类号: | H01M4/9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徐苏明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催化剂 燃料电池 中间反应产物 纯化产物 混合溶液 纳米线 催化剂技术领域 催化剂性能 常温搅拌 初级反应 加热保温 搅拌分散 冰醋酸 负载量 高负载 溶剂 炭黑 催化剂 生产 应用 溶解 合成 | ||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PtRh‑C合金催化剂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合成Pt‑Rh纳米线;2)将Pt‑Rh纳米线与炭黑共同溶解于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再将所述混合溶液依次经过常温搅拌反应和离心分离,得到初级反应产物;3)向步初步反应产物中加入冰醋酸,并进行搅拌分散,得到中间反应产物;4)将中间反应产物进行加热保温,降温后,得到待纯化产物;5)将待纯化产物进行纯化,得到燃料电池PtRh‑C合金催化剂。本发明所提供的燃料电池PtRh‑C合金催化剂的生产方法可以得到高负载量的燃料电池PtRh‑C合金催化剂。并且,催化剂的负载量高,催化剂性能稳定,延长了实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PtRh-C合金催化剂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化石能源是人类目前主要的能源来源,而大量化石能源的使用,造成了能源短缺问题及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开发清洁能源刻不容缓。近年来,质子交换膜染料电池受到各国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它是一种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具有功率密度大、能量转化效率高、绿色环保、结构简单等优点。其常用的阴极氧还原催化剂为碳裁铂,其中,金属铂的催化活性相对较高,但是碳载铂的稳定性有待提高,因此,限制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经对现有相关材料的检索发现,涉及催化剂结构及金属参杂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催化性能。虽然,现有技术公开了PtRh纳米线的合成技术,但是,却为见以其生产高稳定性的PtRh-C合金催化剂的技术方案。另外,目前燃料电池铂碳催化剂依赖国外进口,基本被国外垄断。燃料电池催化剂进口价格高、到货周期长。资源有限,无法长久满足燃料电池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PtRh-C合金催化剂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燃料电池PtRh-C合金催化剂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Pt-Rh纳米线;
2)将步骤1)得到的Pt-Rh纳米线与炭黑共同溶解于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再将所述混合溶液依次经过常温搅拌反应和离心分离,得到初级反应产物;
3)向步骤2)得到的所述初步反应产物中加入冰醋酸,并进行搅拌分散,得到中间反应产物;
4)将步骤3)得到的中间反应产物进行加热保温,降温后,得到待纯化产物;
5)将步骤4)得到的待纯化产物进行纯化,得到燃料电池PtRh-C合金催化剂。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到高负载量的燃料电池PtRh-C合金催化剂。并且,催化剂的性能稳定。
以上,常温为0~25℃。
具体的,Pt-Rh纳米线与炭黑的重量比为1~1.1:4。
进一步的,步骤2)中,用正己烷为溶剂溶解纳米线和炭黑,Pt-Rh纳米线与正己烷的重量比为1~1.1:1~2。
进一步的,步骤3)中,冰醋酸与初步反应产物重量之比为2~3:1。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PtRh-C合金催化剂中Pt和Rh的负载量。
进一步的,采用冰醋酸,可以改变催化剂的结构,改善其性能,冰醋酸的质量分数为50wt%~70wt%。
进一步的,步骤4)中,加热保温的条件为保温时间1.5~2.5小时,保温温度为60~80℃。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升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喜玛拉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喜玛拉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34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