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参数确定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3264.0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2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强;舒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参数 确定 方法 通信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参数确定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终端当前接入的第一接入网的类型;将用于控制终端非保证比特率Non‑GBR承载的最大带宽的APN‑AMBR参数,配置为与第一接入网的类型对应的第一APN‑AMBR参数;其中,不同类型的接入网对应的不同APN‑AMBR参数。如此,当终端接入第一接入网时,可使用与第一接入网的类型对应的第一APN‑AMBR参数进行通信,从而可使得终端使用的非保证比特率Non‑GBR承载的最大带宽与终端当前接入的接入网能力相匹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参数确定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演进的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网络中,为了实现对业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进行控制,提出了基于EPS承载的QoS控制机制。其中,EPS承载可分为保证比特率(guaranteed bit rate,GBR)承载和非保证比特率(nonguaranteed bit rate,Non-GBR)承载:对于每个GBR承载,带宽的控制基于最大比特率(maximum bit rate,MBR)这个参数。对于Non-GBR承载,为了限制带宽,提出了聚合最大比特率(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AMBR)概念,AMBR可分为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name,APN)AMBR和用户设备端(user equipment,UE)AMBR。其中,APN-AMBR参数用于标识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连接上的所有Non-GBR承载的最大带宽。在下行方向,由分组数据网关(packet data gateway,PGW)来控制APN-AMBR参数。
在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存储有终端签约的APN-AMBR参数。当终端接入EPS网络后,在EPS网络中,核心网和基站的数据传输能力较弱,因此,终端在EPS网络中可以使用较小的APN-AMBR参数。随着在5G接入网发展,会出现4G网络和5G接入网混合组网的场景,当终端从4G网络切换接入至5G接入网后,由于HSS+存储有一个较小的签约的APN-AMBR参数,虽然终端从数据传输能力较低的4G网络切换到了传输数据能力较高的5G接入网,但终端仍然使用的是4G网络中签约的APN-AMBR参数,即终端在切换后的5G接入网中仍然使用4G网络中的带宽,如此,带宽仍然较小,不能有效体现5G接入网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参数确定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以实现终端所使用的APN-AMBR参数与终端接入的网络能力相匹配。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参数确定方法,包括确定终端当前接入的第一接入网的类型,将用于控制终端非保证比特率Non-GBR承载的最大带宽的APN-AMBR参数,配置为与第一接入网的类型对应的第一APN-AMBR参数,其中,不同类型的接入网对应的不同APN-AMBR参数。
基于该方案,在确定出终端当前接入的第一接入网的类型后,将APN-AMBR参数配置为与第一接入网的类型对应的第一APN-AMBR参数,如此,可使得终端使用的非保证比特率Non-GBR承载的最大带宽与终端当前接入的接入网能力相匹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从第二接入网切换接入至第一接入网时,确定第一接入网的类型,将当前用于控制终端Non-GBR承载的最大带宽的第二APN-AMBR参数,修改为与第一接入网的类型对应的第一APN-AMBR参数,其中,第二APN-AMBR参数为与第二接入网的类型对应的APN-AMBR参数。如此,通过及时触发修改APN-AMBR参数,可使终端所使用的APN-AMBR参数与终端当前接入的接入网能力相匹配。
如下提供的两种将APN-AMBR参数配置为与第一接入网的类型对应的第一APN-AMBR参数的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32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