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出租车乘客失物取回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02966.7 | 申请日: | 201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5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牛亚运;仲梁维;牛之佳;田晓龙;吴延菊;王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Q10/02;G06Q30/02;G06Q50/26;G06Q50/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出租车 乘客 失物 取回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出租车乘客失物取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摄像识别设备,分别设置在具有不同车辆信息的出租车的车内顶部,用于对乘客的人脸以及携带物件进行识别从而判断获得该乘客的人脸信息以及失物信息,失物存取设备,用于对失物进行储存并对乘客的进行人脸识别从而完成失物的取回;处理服务器,分别与摄像识别设备以及失物存储取回设备相通信连接,用于对乘客信息以及失物信息进行处理;以及乘客终端,分别由具有不同乘客信息的乘客所持有,用于让乘客对出租车进行预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租车乘客失物取回系统。
背景技术
出租车行业丰富了交通运输业的服务内容,在公民出行的交通运输形式上大多为公交车、私家车,出租车的比重仍比较低,但不可否认的是,出租车行业也成为现在公民生活的一部分,它的便利性、服务型等特点使得它不可或缺。
然而,乘客打车,有时候因为着急疏忽,会出现将物件丢落到出租车上的情况,乘客进行失物找回的过程不仅会非常麻烦,而且往往伴随着财务以及精神的损失。
现有的失物寻回过程需要乘客首先联系出租车运营商,进一步通过GPS查询或是其他手段完成失物的找回,失物的寻回流程非常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出租车乘客失物取回系统,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出租车乘客失物取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摄像识别设备,分别设置在具有不同车辆信息的出租车的车内顶部,用于对乘客的人脸以及携带物件进行识别从而判断获得该乘客的人脸信息以及失物信息,失物存取设备,用于对失物进行储存并对乘客的进行人脸识别从而完成失物的取回;以及处理服务器,分别与摄像识别设备以及失物存储取回设备相通信连接,用于对乘客信息以及失物信息进行处理;其中,处理服务器具有失物信息生成部以及服务侧通信部,摄像识别设备将人脸信息、失物信息以及当前出租车的车辆信息发送给处理服务器,失物信息生成部在接收到失物信息时根据失物信息、人脸信息以及车辆信息生成失物所属信息,服务侧通信部将失物所属信息发送给失物存取设备,失物存取设备根据失物所属信息对乘客进行人脸识别从而让完成人脸识别的乘客对失物进行取回。
本发明提供的出租车乘客失物取回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摄像识别设备包括识别侧摄像装置、人脸识别获取部、物件识别获取部、识别侧通信部以及识别侧控制部,识别侧控制部在出租车启动后或上一个乘客下车后控制识别侧摄像装置对出租车的车内座位与车内地面进行拍摄从而获取用于对出租车车内的物件进行判断的第一物件判断图像,识别侧控制部在出租车开始计费后控制识别侧摄像装置对乘客进行人脸判断从而采集乘客的人脸图像,并控制人脸识别获取部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从而获取人脸信息,识别侧控制部在出租车结束计费后控制识别侧摄像装置对乘客进行人脸判断,在判断乘客下车后控制识别侧摄像装置对车内座位与车内地面进行拍摄从而采集第二物件判断图像,进一步控制物件识别获取部对第一物件判断图像以及第二物件判断图像进行识别判断从而获取失物信息,识别侧通信部将人脸信息以及失物信息发送给处理服务器。
本发明提供的出租车乘客失物取回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失物存取设备包括失物储存装置、失物所属信息存储部、失物侧画面存储部、失物侧输入显示部、失物招领控制部、失物侧摄像装置、失物识别获取部、失物信息检索部以及失物信息对应部,失物储存装置具有多个对应不同储存编号的储存单元,储存单元用于分别存放失物,失物所属信息存储部对从处理服务器接收的失物所属信息进行存储,失物侧画面存储部存储有出租车信息输入画面,失物侧输入显示部显示出租车信息输入画面让出租车的司机输入与失物对应的出租车的车辆信息,失物招领控制部在司机输入车辆信息后控制储存单元打开从而让司机将失物放入,失物侧摄像装置在司机将失物放入时对该失物的失物图像进行采集,失物识别获取部对失物图像进行识别从而获取该失物的失物识别信息,失物信息检索部根据车辆信息检索失物所属信息存储部获取对应的失物所属信息,失物信息对应部根据失物识别信息、失物所属信息以及储存单元的储存编号完成人脸信息与储存编号的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29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