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碱性土壤生物修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1892.5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8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升运;赵文娟;陈卫锋;秦涛;李文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12N1/20;C12N1/16;C12R1/25;C12R1/23;C12R1/72;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潘卫锋 |
地址: | 710043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修复剂 碱性土壤 生物修复 产朊假丝酵母菌 土壤微生态环境 胶质芽孢杆菌 果蔬废弃物 嗜酸乳杆菌 有机营养液 植物乳杆菌 营养液 修复 加水稀释 绿色环保 土壤营养 作物生长 活菌数 有机酸 酶解 发酵 改良 施加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性土壤生物修复的方法,方法为:将生物修复剂加水稀释500~1000倍,按每亩10~15L生物修复剂的用量,施加在待修复的碱性土壤;生物修复剂是以果蔬废弃物酶解得到有机营养液为主,内含有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胶质芽孢杆菌,其活菌数超过108cfu/mL,发酵生产的有机酸营养液组成的生物修复剂。总之,本发明方法不仅能提高碱性土壤修复效果和稳定性,增加土壤营养,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作物生长,不会造成化学方法污染环境,是绿色环保的改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碱性土壤生物修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的酸碱性是土壤的基本特性,也是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的重要因素。农作物生长对土壤的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有的喜酸性,有的喜碱性,但大部分农作物以在中性或弱酸性、弱碱性的土壤中生长为宜。适宜一般作物生长的pH值在6.5—7.5之间。但碱性土壤酸碱度(pH值)大于7的土壤,特别是pH值在7.5以上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不利。在碱性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溶解度降低,有效性得不到发挥,同时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微生物的繁殖的生态环境,作用效果不佳,影响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影响农民收入。
为了改善碱性土壤,提高土壤的可利用性。目前对碱性土壤的改良,通常采用下列方法:(1)物理改良:平整土地、及时松土、水利灌溉;(2)化学改良:施用石膏、过磷酸钙、腐殖酸、硫磺粉、醋渣等;(3)生物改良:种植耐碱性的植物,比如紫花苜蓿。但物理改良方法只能暂时性的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对农作物的生长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化学改良方法使用后会引起土壤中重金属及有害微量元素的富集,长期使用会造成土壤盐离子浓度升高,形成盐渍化,不仅造成土壤环境污染,也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生物改良方法由于受到植物品种的限制,经济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
因此,现需要一种新型的碱性土壤修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改善修复土壤微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碱性土壤生物修复的方法,所制备的微生物修复剂不仅能提高碱性土壤修复效果和稳定性,增加土壤营养,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作物生长,不会造成化学方法污染环境,是绿色环保的改良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碱性土壤生物修复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生物修复剂加水稀释500~1000倍,按每亩10~15L生物修复剂的用量,施加在待修复的碱性土壤;
所述生物修复剂是以果蔬废弃物酶解得到有机营养液为主料,辅料为活菌数超过108cfu/mL的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胶质芽孢杆菌,发酵生产的有机酸营养液组成的生物修复剂;
所述生物修复剂的制备方法为:1)将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和胶质芽孢杆菌分别扩大培养,得到四种培养液;2)再将培养液按10%~15%的体积量接种入发酵罐分别进行液体培养,培养温度25~35℃,培养时间24~72h,分别获得四种菌悬液;3)按体积比将植物乳杆菌菌悬液10%~20%,嗜酸乳杆菌菌悬液5%~10%,产朊假丝酵母菌菌悬液8%~12%,胶质芽孢杆菌菌悬液8%~12%加入有机营养液中;4)按上述配比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所述生物修复剂。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可将生物修复剂加水稀释500~1000倍,按每亩10~15L生物修复剂的用量进行浇灌或灌根,但不限于这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未经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18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